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 九江锐评

王平:因为关爱孩子,才使我们进化成了人

2016-05-05 12:01 来源:九江视窗微信公众号

 阅读.png

  进化,是一件如此神奇的事情。

  你很难想象,你体表的汗毛,是由鱼类的鳞片进化变异而来;隐藏在你胸腔里的肺,是由鱼膘进化而来;你的耳朵到鼓膜的通道,则是由鱼鳃裂进化而来。在人类胚胎发育的某几个阶段,人们至今仍然能够清晰观察到人类鳃裂慢慢消失的整个过程。

  研究人类起源的书籍当中,最伟大、最辉煌、最具有划时代里程碑价值的当属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前者以全新的进化思想,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把生物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提出震惊世界的进化论。

  但《物种起源》毕竟出版于1859年,受限于当时的知识结构与科技条件,在举例说明与语言写法方面与我们还是有“代沟”,读起来恍若隔世。

  笔者这里推荐一本最新出版的畅销书:由以色列人尤瓦尔·赫拉利创作的《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这本书用通俗的语言,将一个看上去无比严肃的话题,用写故事的手法,深入浅出地向读者娓娓道来,读起来让人饶有兴趣。由于这本《人类简史》初版于2012年,里面援引了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在时间上也距离我们更加贴近。

QQ图片20160504145218.jpg

 

  一、生命源于分子结合的化学冲动

  大约在135亿年前,经过所谓的“大爆炸”(BIGBANG)之后,宇宙的物质、能量、时间和空间才成了现在的样子。宇宙的这些基本特性,就成了“物理学”。

  在这之后,经过了大约30万年,物质和能量开始形成复杂的结构,称为“原子”。再进一步就构成“分子”。至于这些原子和分子的故事,以及它们如何互动,就成了“化学”。

  科学家告诉我们,地球已存在了46亿年。

  大约38亿年前,在我们这个叫做地球的行星上,有些分子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特别庞大而又精细的结构,称为“有机体”。这个时候,生命的最原始状态出现了。

  原子、分子相互结合的化学冲动,竟然能够产生有生命的有机体,这听上去有点匪夷所思。

  其实,这并不稀奇。

  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都可以用无机化合物合成有生命的有机体了。而且,在这个方面,我们国家在一些领域还一度处于领先地位。

  1965年,我国科学家完成了牛结晶胰岛素的合成,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多肽类生物活性物质。只就该成果的意义来说,当时我国的相关科研人员能获得诺贝尔奖,但诺贝尔奖对同一成果获奖人数有要求,可以由最主要的人员荣获该届诺贝尔奖,但他们认为这一成果是集体共同获得的,不能为了沽名钓誉而把这个成果算作其中少数人的,最终没获得该届诺贝尔奖。

  二、人类,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动物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156年前就告诉我们:生命只有一个祖先,生物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而来的。

  但我们仍然很难想象,我们与6亿年前古生代时期海洋里的三叶虫有什么“亲戚关系”。

  地球上所有的生命体(动物、植物、微生物)皆为同宗同源,它们具有所有非生命体都不具备的两个特征:一是能够同化其他物质,使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二是可以再造自己。它们不断的吸收东西,进行新陈代谢,并繁殖后代。

  但人类为何能够进化成如今这个模样,成为这个世界上最高等的智慧生物,站在了地球生物进化金字塔的顶端呢?!

  三、哺乳动物开始“关心”自己的孩子

  古生代时期,海洋里最原始生命体,通过不断进化、发展,有些进化成了植物,有些进化成了动物,其中一些动物、植物来到了陆地。

  跨越漫长的古生代,进入距今约2.5亿年~约6500万年的中生代时期,这段时期被誉为“爬虫类时期”:各类大小爬虫(恐龙、蜥蜴、鳄鱼)当时是称霸地球的霸主。

  白驹过隙,时间进入距今约6500万年的新生代时期,我们所在的地球,开始出现了大量哺乳动物。

  与古生代、中生代的生物有着本质区别,哺乳动物的出现,是地球生物进化史上最伟大的进步。哺乳动物与前两个时代动物相比,最大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的精神生活不同。

  哺乳动物不再像爬虫类动物只关心自己,它们开始“关心”他人。最早“关心”的对象,自然是投射到了自己的孩子身上。

  这种“关心”,最原始的萌动,或许是源于繁衍后代方式不同的某种“巧合”。

  四、不关心下一代者至今仍然“冷血”

  我们知道,存在至今的大多数爬虫类动物(蛇、鳖、海龟、鳄鱼、蜥蜴),它们对自己产的卵大多都是漠不关心,听凭阳光和季节温度去孵化。

  在生命之树的进化过程中,新生出的一个分支,养成了保护自己卵的习惯,它们用自己的体温,去孵化自己的下一代,这就是鸟类。

  与鱼类产卵、爬虫类生蛋、鸟类孵卵不同,哺乳动物更进了一步:它们一直要把受精卵保存在温暖的身体内,直至幼体发育接近成熟才生产出来,大多数哺乳动物都是胎生。

  今天来看,动物进化发展的程度,似乎与其“关心”下一代程度的深浅有关。

  除了个别特例之外,大多数爬行动物都会在产卵之后自行离开,任其自生自灭。幼体出生后,对于谁是自己的父母一无所知。

  因此,在爬行动物身上几乎没有任何亲代知识的延续,它们的知识来源,始终仅限于自己的经历。它们可以容忍同类的存在,但并不会和他们有什么联系,他们互相之前漠不关心,不会互相模仿、互相学习,也不会共同行动,他们犹如“独行侠”,终生过着一种孤独的个体生活。

  鸟类显然比爬虫们进了一步,它们开始孵化自己下一代,并在长期的孵卵过程中,种下了“关心”孩子的情感种子。当它们产下幼雏之后,它们一般都会喂养“孩子”一段时期。这段时期,鸟雏们可以通过模仿、学习自己的父辈进行成长,通过学习带着警戒意义的鸣叫或其他协同的行为,使彼此间的联系成为可能,进而使彼此间的控制和教育成为可能。

  五、“关爱”他人成了进化的分水岭

  哺乳动物对于下一代的“关爱”,则更进了一步。早期的哺乳动物,似乎在哺乳期一结束就和后代完全分开。但是,一些更加“关爱”后代的哺乳动物,它们通过与孩子们一段时期的共同生活,获得了互相理解的能力,个体之间保持联系的机会大大增加。

  这种“关爱”,接着又被投射到了有血缘关系的“亲戚”、友人与同类身上。于是,互相关心的哺乳动物们开始过上了真正的社会生活,他们结成群体,互相模仿,分工合作,彼此照顾,通过各种叫声和动作传达警报。

  科学家们进一步发现,哺乳动物的社会性群集,其原因并非单纯的外部压力,而是受到内心感应力的驱使。它们也不仅仅因为彼此相像才在同一时间聚集在同地点,它们聚集在一起,是因为它们互相“关心”、“爱恋”,是一种自发的行为。

  六、为什么马、狗能与人亲近,但蛇、蜥蜴永远“养不家”

  为什么马、狗等哺乳动物,会与饲养它们的主人互相亲近?但冷血的爬行类宠物,无论主人们如何关心、爱护它们,它们似乎都无法产生丝毫对于主人的情感呢?

  这是因为,爬行动物只生活在“自我”的世界,他们的本能动机迅速而简单,比如饥渴、恐怖和憎恶等。

  但人类的动机十分复杂,绝不是简单的冲动,他们更加在乎结果。

  哺乳动物和鸟类通过学习、模仿,也具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它们有顾及别的同类的习性,有社会性要求,在这些方面,它们与人类的最低标准很像。

  因此,可以说人类和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当它们在痛苦中挣扎时,它们的叫声或动作也会让我们感觉怜惜。由于它们可以作为人类某种感情的寄托物,因此经常被人们当场知心的宠物,它们可以通过驯养而读懂主人的部分情感,而成为人类眼里听话、忠诚和懂事的玩物。

  这促使生物个体之间建立了某种友善和互相依存的新关系,它预示着人类社会的产生。

相关阅读

热点推荐

热门排行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我是网站编辑,网站事务点我联系 - 提供新闻报料,点击这里联系我 - APP、微博、微信、新媒体业务合作点我

融合微信号、微视频、头条号等媒体号的九江地区门户网站! 九江视窗网 JJSCW.COM.CN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九江视窗传媒有限公司 - 赣ICP备13004140号 -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