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 人文悦读

九江新增6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2018-05-18 14:23 来源:九江新媒体

   [九江新媒体JJXMT.CN]近日,文化和旅游部确定并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此次公布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共1082名,其中,江西34人榜上有名,九江6人入选。至此,九江市共有10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九江入选的六名传承人属于传统音乐、传统戏剧、传统技艺和民俗四个类别,他们分别是武宁打鼓歌方由根、九江山歌韦桂花、西河戏程家训、永修丫丫戏周文斌、瑞昌竹编田先敏、全丰花灯戴水平。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掌握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代表性人物。九江市将继续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传播活动,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传承人简介
 
  1、方由根
 
  男,汉族,1941年出生,武宁县船滩镇人,师从武宁打鼓歌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孟凡林(已故)。能熟练掌握武宁打鼓歌演唱技巧和击鼓伴唱技能,口齿清晰发音整洁,鼓点节奏运用自如,快慢结合,刚柔相济。上千首山歌随口就来,人称“三日三夜不唱重曲”的山歌大王。他演唱的《到山来》《我们山歌牛毛多》《丰收山歌随口来》等多首歌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辞条,被《中国民歌欣赏》《中国音乐大辞典》等诸多权威刊物选入,被上海、武汉、九江等众多高等音乐学院选入教材。已培养出鼓匠50余名,歌手上百人,近几年在当地中小学义务授课千余课时,学生近千人。
 
图片1.jpg
 
 
  方由根(图中)演示武宁打鼓歌
 
  2、韦桂花
 
  女,汉族,1956年出生,九江市柴桑区城门乡人。九江山歌是人们在劳动生活中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代代相传。韦桂花从小跟随父亲学唱九江山歌,嗓音甜美、明亮,经常与村里的姐妹们演唱山歌并交流心得。她认为九江山歌是我们祖宗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因此带头要求自己的女儿学唱山歌,并努力劝说年轻的村民学唱山歌,不使山歌演唱后继无人。
 
图片2.jpg
 
  韦桂花(图左)演唱九江山歌
 
  3、程家训
 
  男,汉族,1942年出生,庐山市蓼花镇人,西河戏第六代传承人。十五岁起从事西河戏学习,十八岁独立传教西河戏,五十八年里,收徒传教25人,其中3人入选九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图片3.jpg
 
 
  《孔明收姜维》诸葛亮(程家训饰)
 
  4、周文斌
 
  男,汉族,1945年出生,九江市永修县人。他自小酷爱丫丫戏,1957年—1959年拜张义喜为师,学习永修丫丫戏。他不仅行走在乡村剧团之间,无偿带徒授艺,并且常为县剧团青年演员传艺、授课,为永修丫丫戏的传承、发展作出不懈努力。
图片4.jpg
 
  《山伯访友》演出照(图中为周文斌)
 
  5、田先敏
 
  男,汉族,1951年出生,瑞昌市南义镇人。18岁师从瑞昌竹编国家级代表传承人宋增礼(已故)。他制作的竹编工艺品造型美观,做工精细,锁口密实,坚实耐用,其作品多次参加省、市及国家级非遗技艺大展。历年来,田先敏积极授徒传艺,开展竹编传习活动,先后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竹编艺人。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田先敏勇于创新,研发了一系列现代园林竹编工艺产品,远销西欧及东南亚等国家,为瑞昌竹编创建了一个新的发展空间,为瑞昌竹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图片5.jpg
  田先敏与他的竹编作品
 
  6、戴水平
 
  男,汉族,1955年出生,修水县全丰镇人。自幼受舅公曹治火影响,酷爱全丰花灯,中学时代就跟着大人学唱全丰花灯,能演唱全丰花灯中生、旦、丑任意一行角色,并独立完成花灯管、弦及各种打击乐演奏,熟练花灯灯彩手工编扎全部技能。同时他还利用业余时间整理全丰花灯资料,将全丰花灯正式编入中学音乐教程。到目前为止已收花灯演唱学徒九人,生角三人,旦角二人,丑角四人,器乐演奏八人,扎灯学徒四人,基本上都能独立完成各自演出任务,并在多次演出中获得好评。
 
图片6.jpg
  戴水平为学生讲解全丰花灯
 
  (沈文、潘永斌)

 

相关阅读

热点推荐

热门排行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我是网站编辑,网站事务点我联系 - 提供新闻报料,点击这里联系我 - APP、微博、微信、新媒体业务合作点我

融合微信号、微视频、头条号等媒体号的九江地区门户网站! 九江视窗网 JJSCW.COM.CN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九江视窗传媒有限公司 - 赣ICP备13004140号 -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