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 人文悦读

探寻九江年俗

2016-02-06 09:07 来源:浔阳晚报

   [九江新媒体JJXMT.CN] 街道上处处高挂的大红灯笼装扮着新春,浓浓的年味让人倍感温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流传了千百年,有着美好寓意的年俗却渐行渐远,越来越多的人感慨年味淡了,不知该如何过年。为此本报精心搜罗,给大家说一说九江各地的年俗文化。

 
  九江城区年夜饭讲究“四盘八碗”
 
  中国人的年夜饭大概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顿饭,同时也是最讲究的一顿饭了。九江人的饭桌上讲究四盘八碗,其中鱼、鸡、丸子、青菜和笋子这些菜是一定要有的,这些菜都有独特的寓意。
 
  青菜表示“清清秀秀”,笋子代表“节节高”,九江人把年夜饭上的丸子叫做“元宝”。年夜饭的鱼要特别说一下,这个鱼可以是桂鱼、鲤鱼或者鳜鱼,但一定不能是鳊鱼,吃鳊鱼会被认为来年没有好兆头。
 
  吃年夜饭要讲究年年有余,九江人在吃年夜饭的时候,每样菜都要吃一点,但都不能吃完。碗里的白米饭也不能吃完,还要夹点青菜和笋子,这样表示新的一年清清秀秀、步步高升。同时,在饭桌上,大家要相互敬酒、说吉祥词。
 
  到了大年初一,就要开始拜年了。拜年一定要在早上拜,一般是没有下午上门的。如果亲戚朋友中有人去年过世,那么初一早上就一定要先到这户人家,因为死者为大。到了大年初三就要送年了。送年仪式比较简单,把家中的供品桌子转个方向,人们要烧香磕头,对着大门拜年,意味着把年从家里送走了。
 
  正月十五元宵节,舞了龙吃完元宵,这年就算是过完了。九江人也很重视舞龙,有些人家会提前约好舞龙队。正月十五这一天,舞龙队伍来到家里舞一遍,各家各户燃上香烛,并奉上糖果、红包等,俗称“接龙”。
 
  瑞昌市上山砍柴图个好兆头
 
  瑞昌的年俗有:牵牛出方和伐柴:正月初一,瑞昌农民除相互拜年之外,还要将耕牛牵至栏外宽敞处,燃香放炮,喂以精饲料,再牵回栏,叫做“牵牛出方”。这一日,有些勤俭老人还要上山砍柴,图个“伐柴”(发财)的好兆头。
 
  船鼓:旧称“龙船鼓”。原为滨湖水乡居民在端阳节龙舟竞渡时的演唱小曲,清代乾隆年间传入瑞昌。在逐步吸收当地民间曲调的基础上,得以丰富和发展。伴奏乐器除原来的小鼓、马锣之外,又增添了欢乐的唢呐,形成独具风采的瑞昌船鼓。船鼓的演唱形式原为一人站唱,后来发展成众人帮腔,演唱时在木橙上装一只木刻的“龙舟”,船头系一单面鼓和小马锣,敲敲击锣,以唱为主,兼插说白,唱词为驿偶句,有五、七、十字不等句。传统曲目有《闹端阳》、《花朝调》、《拜新春》等。
 
  剪纸:瑞昌素有“剪纸之乡”的美誉。瑞昌剪纸以简练优美、构图匀称、造型生动、剪法明快为特点。题材多取民间传说、花卉鸟兽、戏剧人物等。一幅好的剪纸,既可作门窗、顶棚、筐箩、家俱的装饰;也可作枕套、鞋面、门帘、桌布的绣样。给人以美的享受,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

  湖口县炭火烧通宵,来年红红火火
 
  湖口有一些独特的习俗。除夕年夜晚上乡村邻里互不串门,家家户户红烛高照,堂中燃起一盆炭火,烧上几枝松柏,香溢满屋。这盆炭火通宵达旦不能熄,俗有“三十夜里的火,十五夜里的灯”之说,以示来年红红火火。入夜,男丁老幼定时集中于祖堂、端“神福”、烧香纸、放爆竹、击鼓敲罄、磕头打拜、念“辞年歌”称之为“完年”,家家烧岁火,灯火通明,尽情欢乐。午夜后喝岁酒,鞭炮齐鸣气氛热烈。酒菜上桌先敬祖先,为祖宗敬“三牲”(全鸡、全猪头、全鱼),向祖先叩头、放鞭炮、敬香,然后,一家大小上桌吃团圆酒。但在坐的为嫡亲,外亲、朋友、已出嫁了的女儿都不能在家过年;即使在家也不能入席。吃完团圆酒,全家人围坐火炉边,说着话,嗑着瓜子儿,吃糖果,守岁到深夜或彻夜不眠。大家换上新衣新鞋帽,长辈给晚辈“压岁钱”。到戌时或亥时初(即深夜十二点钟之前),家里的男主人在门外放鞭炮,然后“关财门”,以防跑了财气。
 
  除夕之夜至正月初一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直到今天湖口农村许多地方还保存着这一习俗,除夕前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盛废水,当日不外泼。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但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在过去,一家人也会选择这一天拍张全家福。大年初三又称“赤狗日”,与“赤口”同音,通常不会外出拜年,传说这天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

  德安县非遗地方戏迎新春
 
  年关将至,位于德安县吴山镇杨柳村的桂乃荣正摩拳擦掌、起早贪黑反复练习着他早已熟记于心的潘公戏,准备在春节期间让人们一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采。
 
  据了解,每年的正月初一至十五,德安县吴山乡、爱民乡这两个乡的“六桂”、“三胡”、“二李”、“一陶”等12个村落,村民们都要开展一宗叫做《潘太公游春》的民俗表演活动,当地也称为太公戏。潘公戏,又称布帐傩,源于唐末宋初,它最大的特点是开棚做戏,演员头戴傩面又跳又唱,唱段为当地原生态的民歌。乐器只有锣、鼓、笛三种,表演器具有木偶,面具则是樟木雕刻的各种人头像。潘公戏表演都有严格的程序和各种仪式,既有人物故事、场次安排,又有歌舞以及唱、念、做、打、杂技等综合性表演手段,所唱段子的音韵都是傩歌《柳七娘子游春》音韵的主旋律。潘公戏的形式、表演艺术、内容、口白等地方特色鲜明,是赣北丘陵山区祭祀文化活动的宝贵资源,为傩文化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极有价值的依据,为提高民俗、祭祀文化的品位,充实丰富中华民族“傩”文宝库发挥积极作用。
 
  九江县“拜四方”,四方平安
 
  除夕夜,每家每户要彻夜开灯,村里的老人们更是要一整夜在灯下守候。直到天亮,家中的壮丁点燃了新年的第一挂鞭炮迎来新年后,才可以回房间小憩。壮丁放完鞭炮后,还需朝着东、南、西、北4个方向朝拜,俗称“拜四方”,寓意着四方平安。
 
  大年初一的早饭一般是饺子和面条,代表着团圆和亲密。早饭后,村里的男丁们开始相互走动,逐家逐户进行“团拜”。大年初二,新女婿要在老婆或丈母娘的带领下,到全村每家每户拜年。侄子必须先到舅舅家拜年,才能到他的姑姑、阿姨家拜年。
 
  值得注意的是,若家中近期有亲人去世,那么,家人都不准外出拜年,而是在家中摆设灵堂,坐等其他亲属前来祭拜;若亲戚家中有人在近期去世,拜年也最先从有逝者的亲戚家开始拜起,如果关系亲近,祭拜时还要带上5公斤猪肉、一挂鞭炮和些许蜡烛。初三以后,家中男丁会按照辈分大小的顺序,带上年货、红包,前往各个亲戚家串门和拜年。待拜年完毕,才能宴请家中所有的女客亲戚吃饭。每逢春节的初一和十五,村里的老人们还会“吃花斋”,就是全天不沾荤腥,只吃素。
 
  都昌县“年头”清点户名,大家心心相连
 
  从腊月二十七至三十,天天都有人“玩年”,酒菜为一年中最盛。有族中午过年,图个正阳开泰;有族半夜过年,图个新元丰盛;但多数人晚上过年。下午四点,“年头”通村筛锣发号,全族(全村)家家户户由男丁家长捧托盘到祖厅香案,集中祭天拜祖。“年头”清点户名,一个不缺,然后祭祀开始。无论子孙天南地北,一年数载不见,但只此一聚便心心相连,宛如一家——这大年的“还福”,有无以言表的凝聚力。
 
  除夕全家人围坐火旁饮茶聊天,直至“开大门”,曰“守岁”,意在“暖暖和和、红红火火”辞旧迎新。子时后,听第一声鸟叫“接年”,预兆新年年景。之后择时“开大门”,开大门时放爆竹,喝彩,如“开门大吉,万事顺利”之吉言。开门爆竹忌中间熄灭,为防不利,多数人盘着放。爆竹皮不准扫,待过了初三才可打扫。打扫大厅要自外往里扫,意“聚财”,反之即“散财”。若有欠债的,躲在外面不归屋“做皇帝”,等“开门”才回,因为新年初七前不准讨债。
 
  从正月初八起,就有龙灯上路,一直玩到十五夜。伴随龙灯往往还有划旱船、夹蚌壳、踩高跷、舞狮子、演地戏等多种艺术表演,一行百人上下。“发灯”在哪村都高兴,而“下马”在哪村都不答应,一般出村后在野外熄灯收场。
 
  俗言:“烧了元宵纸,各人寻生意。”轰轰烈烈的春节至此结束。
 
  修水县“有钱没钱,杀猪过年”
 
  修水的年俗,一般是从腊月初杀年猪开始。修水人传承下来一句话,叫“有钱没钱,杀猪过年”。正常情况下,每家每年都要养上一头大肥猪,留待过年时宰杀。杀年猪积存下来的腊肉,要留到春插、双抢的农忙季节。那时农家人端着一碗薯丝饭,如果没有那块肥得流油的腊肉,腿肚子是没有足够的力气来应付肩膀上的重压。
 
  修水的年饭是在中餐。人们一大早就得起来,匆匆吃过早饭,便要淘上一大锅米,准备做中午饭。中午饭要用甑蒸,不论人多人少,都要蒸上好多,留给年后吃,一般要吃上三四天。这也有个说法,叫做“吃陈饭”,讲究个年年有余。同时要从地窖里取出芋头,用竹篮挂在屋檐下撞皮,以便及时煮熟做大哨子。还要从炉火墙上取下腊肉,从房梁上拿下油炸豆腐,从鸡笼里抓出献鸡,到神台下宰杀。食物煮熟后,先敬祖堂上的列祖列宗牌位,再敬埋葬在屋后山窝里的祖宗坟墓。向先人作揖请安,祈求保佑,此后才开始吃中饭。下午人们准备树蔸以供晚上烧年夜火。俗话说:“三十夜里的火,十五夜里的灯”,一定要把火烧得通红明亮,为来年的丰收兴旺点个好兆头。火堆上面还要挂上铁炉罐,里面是最好吃的,有鸡或鸭、腊猪肚、腊猪脚、目鱼干等等,以备到深夜里做夜宵。
 
  星子县穿新衣,对春天的庆贺
 
  穿新衣是星子古老的习俗,到新年开始的时候,就要万象更新,从里到外都有一种新的气象,衣服就像穿在身上的春联,表示对春天的庆贺。同时,穿新衣还有驱邪降吉祥这样一个寓意在里边。不管是有钱人还是穷人,到新年都得穿新衣。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年夜饭又称团圆饭,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一家相聚,共进晚餐。老人家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
 
  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人们外出相遇拜年时也要互道“恭喜发财”、“新年快乐”、“身体健康”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礼尚娱乐。
 
  此后,舞龙队游走于乡间,热闹红火的氛围直至元宵过后。
 
  彭泽县“五猖兵马”驱除全村晦气
 
  “赶野猫”是彭泽当地一种流传数百年的古老而独特的驱傩仪式。每年农历正月初七,活动的组织者从村里挑选一些善于奔跑、身体健康的男孩,将其画花脸、头裹黑巾、两耳边插上下尖上宽的黃表纸、用红布条在额前绾个小结,装扮成“五猖兵马”。五猖,分别代表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的神,专门负责逐疫驱鬼。在锣鼓的助威声中,“五猖兵马”手执三股钢叉,满村奔跑,挨家挨户“抄家”驱鬼逐疫,保证一年六畜兴旺、粮食满仓。
 
  “赶野猫”活动持续一天。从清早开始,“五猖”们就聚集一起,敲打腊月新婚人家的门,向新娘索取涂脸的颜料,开始装扮。装束完毕,“五猖兵马”开始“抄家”巡逻,“前门进、后门出”,将屋中的晦气驱除出户,在抄家的时候还收集稻草,挨家讨取爆竹、草纸等,集中至村里的祠堂前,由村中的老人扎成象征晦气、鬼气、灾疫的“茅人”。扎好的“茅人”由一“五猖兵马”背出,藏到村口的小山包里,村里的成年人必须在下午四时许将其找出,重新背回祠堂。用铁链锁住它的颈脖,用一张画着凶相的纸,蒙住它的脸。
 
  到下午,三次“抄家”结束后,村中成年人将“茅人”叉住,摔于背后飞速冲出祖堂,“五猖兵马”们手执钢叉,呼喊着将“茅人”赶出村子。为了尽快将“茅人”送出村子,成年人采取站站传递的方法,经过四、五站的接力,就把“茅人”送出到远离村子的河边。紧追其后的“五猖兵马”们用钢叉猛戳“茅人”,点火将“茅人”焚为灰烬,全村的晦气也就此被驱除殆尽。
 
  在河边,“五猖兵马”们用草纸擦去花脸,用红带子包住钢叉,不敢喧哗,静悄悄地返回村中。
 
  武宁县载歌载舞唱采茶戏
 
  和往年一样,武宁县过年总是载歌载舞。地处幕阜山区的武宁县,境内盛产茶叶。由于当地有采茶歌流行,渐渐形成了采茶小戏,名为“三角班”,大约在清代乾隆年间,武宁采茶戏就流传到湘、鄂、赣部分地区,后经许多艺人的创造、革新,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武宁采茶戏;并以县城为中心,在修河上游称“上河派”,修河下游称“下河派”。前者受汉剧、湘剧、宁河戏等大型剧种影响,长于做功。后者受湖北黄梅、阳新采茶戏影响,侧重唱功。
 
  武宁采茶戏现有大小型剧目150余种,多数为民间传说题材的文戏,其中也有少量的武戏。该戏的唱腔可分正腔、花腔、杂调三大类,它们是民间音乐语言和民间文学语言的有机结合,唱腔优美、通俗易懂、有浓郁的地方气息。
 
  武宁锄山鼓,又称“催工鼓”、“打鼓歌”。至今武宁县船滩、温汤、南岳、东林、里溪、杨洲等乡甚为流行。它是民间独具地方风格的传统艺术,也是集体劳动中以歌助兴,击鼓作气,寓娱乐于劳动的一种活动。
 
  永修县不同的姓氏有不同的过年时间
 
  农历腊月二十四是小年。从小年起到大年三十这6天时间里,永修当地不同姓氏的人陆陆续续开始过年,有的是白天过年,有的是半夜过年,有的是凌晨过年。夜里过年的人家会将门窗紧闭,一家人团聚在一起,享用着丰盛的年饭,直到天亮才开门。
 
  永修各地从腊月二十五起,每天均有部分村庄住户过年,同日过年亦有早、中、晚之分。俗传,古代有一长者生三子,早、中、晚分别到三个儿子家过年,从此,各户均以此为大年之时日,相沿成习。除夕守岁,直至东方欲晓,永修人俗信以第一次动物叫声为接年,如狗叫称“狗接年”,牛叫称“牛接年”,以上预兆年景丰歉。(浔阳晚报 记者刘翰 黄泰 高明磊 余超)

相关阅读

热点推荐

热门排行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我是网站编辑,网站事务点我联系 - 提供新闻报料,点击这里联系我 - APP、微博、微信、新媒体业务合作点我

融合微信号、微视频、头条号等媒体号的九江地区门户网站! 九江视窗网 JJSCW.COM.CN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九江视窗传媒有限公司 - 赣ICP备13004140号 -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