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 社会焦点

街头乞丐身份真假难辨 消费同情且拒绝救助

2015-11-04 10:03 来源:浔阳晚报

残疾之身真假难辨消费同情拒绝救助

“乞丐”街头“排排坐”

市民呼吁在主要路段张贴救助机制标语

   [九江新媒体JJXMT.CN] 乞讨人员拦车要钱、和尚乞讨、儿童追人索钱……近段时间以来,不少市民向浔阳晚报反映,在浔阳路八角石至四码头路段和大中路步行街路段,乞讨人员数量骤然增加。市民对乞讨人员的真实身份真假难辨,且有强制同情的感觉。一位市民说:“被死缠烂打,没办法只好‘给钱买个安静’。”11月2日,记者在“丐帮”扎堆出现的中心城区进行采访。

 
  大中路段乞讨人员扎堆
 
  自10月底以来,许多市民突然发现,在中心城区,乞讨人员的数量有所增加。为此,市民许先生向记者大倒苦水,他说:“周末和女朋友在大中路上逛,没走几步,前面就有一个要饭的,看见你走过还追着要钱,我一趟街逛下来,口袋里的零钱都给光了。”
 
  乞讨人员扎堆真的现身浔城?为了证实市民的说法,11月2日上午,记者在大中路步行街内进行采访。记者从八角石大中路路口步行至大中路信华广场路段,在将近1公里的路段内,沿途发现9个乞讨人员,几乎每隔100米,就能发现一名乞讨者,他们衣着褴褛,注视着过往的行人。
 
  乞讨者身份真假难辨
 
  记者采访发现,不但乞讨人员数量令人惊愕,乞讨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门。而乞讨者大都在身前摆放着一个诉说身世凄苦的纸牌,旁边摆放着破旧脸盆。
 
  市民陈先生说:“怎么一下多了这么多要饭的,他们到底是不是真的有困难?我发现不少乞讨者四肢健全,身体看上去比我还好些。”陈先生的疑虑极具代表性,众多市民都对乞讨者的真实身份难以辨认。记者也发现,在众多乞讨者中,身体有明显残缺的仅占一半。在四码头路口处,一名20多岁的男乞讨人员就引起了市民的怀疑,只见他坐在地面上,双手麻利地支撑身体移动,大腿以下用麻袋罩住了,该男子看见有路人走近后,就用力敲打着身边的脸盆,示意路人丢钱,如果没有得到回应,男子则向路人丢白眼。
 
  另外,还有几名年过五旬的中老年妇女扮演者乞讨者的角色,从外形上看,她们并没有身体残缺或病痛折磨,只是不断地向路人作揖要钱。

  消费同情且拒绝救助
 
  如果乞讨者真的生活困难,那么除了乞讨谋生外,是否愿意接受社会救助?为了一探究竟,记者上前询问乞讨者的生活状况,并表示可以联系民政部门对其进行救助。而让人意外的是,所有乞讨者都没有对记者可能提供的帮助有所回应。有的乞讨者听见记者建议后默不作声,有的则立刻离开。
 
  对于大中路上乞讨人员增多的现象,许多市民表示很不满,市民刘女士说:“这些乞讨人员有消费同情之嫌,且影响市容。”更多的市民则表示,对于乞讨人员扎堆出现的情况,他们只能一概漠视。
 
  市民:应在主要路段张贴救助标语
 
  据了解,我国自2013年实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相关的救助机制和救助机构已基本健全。然而乞讨人员依旧存在大概可分为两个原因:一是因为部分流浪乞讨人员文化程度较低,没有得知这方面的信息,不知道救助站,或找不到提供救助的地方;二是也不排除有一些人以流浪乞讨为致富手段,不愿到救助站接受实质性的救助。
 
  针对这一现象,市民刘女士建议民众部门加强宣传,在城区主要路段内设置标志牌,以便乞讨人员了解政府有关的救助办法和方式,同时也希望市民不要轻易对乞讨人员提供帮助,以免浪费市民同情心,并助长部分乞讨者不劳而获的心理。(浔阳晚报 记者高明磊)

相关阅读

热点推荐

热门排行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我是网站编辑,网站事务点我联系 - 提供新闻报料,点击这里联系我 - APP、微博、微信、新媒体业务合作点我

融合微信号、微视频、头条号等媒体号的九江地区门户网站! 九江视窗网 JJSCW.COM.CN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九江视窗传媒有限公司 - 赣ICP备13004140号 -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