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 社会焦点

弃高薪返乡创业 九江猪倌想要一条龙式养猪

2015-10-09 11:20 来源:九江晨报

   [九江新媒体JJXMT.CN] 去年,猪肉经历了“猪周期”中的波谷,价格一路下跌,不少养殖场因为资金链断裂而倒闭。但猪肉作为人们日常餐桌上的常见食物,消费市场稳定。所以,如果企业能适应“猪周期”的价格变化,合理调整养殖规模和盈利模式,那么就能规避价格风险,占领市场。在九江,就有一位返乡创业者潘建平,放弃了年薪20多万元的稳定工作,回乡开起了养猪场。刚刚经历了一场“寒冬”的他,也道出了自己的“猪倌”经验。

  “白骨精”转型当“猪倌”
 
  1998年,潘建平考入南京工程大学就读计算机应用软件专业;2002年毕业后,他留在南京并进入许多人羡慕的事业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
 
  “研究所里工作朝九晚五,做得也有点厌烦,而且整天坐在办公室,也弱化了与外界的交往。”潘建平感觉到“职业的瓶颈”:因科研所工作具有涉密性质,倘若离职,三年内不能在同行就业,且科研所分工明确,很难全面了解整个行业。这就意味着,他要么继续留在研究所,要么尽快找到合适的转型“出口”。但在南京这座大都市,人才集聚,竞争相当激烈。于是,他有意识地去关注各个行业,而关注点自然也是从熟悉的行业开始。
 
  “自小就生活在畜牧场,对生猪养殖比较了解,既然转型,肯定是‘做熟不做生’。只要符合国家政策,就可以做百年企业,有收入更有成就感。”潘建平告诉九江晨报记者,他有生猪养殖的基础。1997年,他的父亲承包下原畜牧场50头母猪,开始自营小型猪场。
 
  看准了行业后,2011年潘建平离开南京,回到故土,与父亲共同经营猪场。
 
  起步、“过冬”没有钱全靠贷款
 
  “从鼓励‘规模化养殖’到推广‘适度规模化养殖’,说明国家考虑到环境承载量,生态养殖将是行业的趋势。”潘建平表示,他决定着力发展生态养殖,自建沼气池、污水沉淀设施、固液分离等,并承包了200亩油茶,经过处理的废水,通过管道引到山上用于浇灌油茶。
 
  要建污水沉淀、固液分离等设施,还要保障生猪养殖所需的饲料,整个项目下来大概需要两三百万元。然而,当时的资金尚缺100多万元。而就在去年初,生猪养殖行业赶上“冷冬”,企业亏损达到百万元以上,九江地区生猪养殖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倒闭的不在少数。不过,幸运的是,潘建平正好赶上银行推出的创业融资政策。
 
  2013年他同九江地区三家养殖企业联合,通过互相担保,融资280多万元,解决了当时的燃眉之急。“100万主要用于新建的160亩生猪养殖基地的污水沉淀、沼气池、固液分离等设施的建设,还有180万元则专用于饲料进购。”潘建平告诉记者,这笔资金不仅让他的猪场规模陆续扩大、生态设施不断完善,而且还让他熬过去年全行业的“冷冬”。
 
  生态养殖、林下种植,让他尝到甜头。目前,其生猪养殖基地的规模达到800头母猪,年出栏上万余头生猪。“最近又买了200亩茶园,而油茶种植也扩大到四五百亩。”潘建平告诉记者,生猪养殖的废水不仅实现零排放,而且还成了有油茶、茶园的好养料。
 
  上下游联合形成“一条龙”
 
  “饲料企业+规模化养殖场+屠宰企业”,这是潘建平的下一个梦想。他计划,寻求同上下游农牧企业合作,利用各自在饲料、养殖、屠宰上的优势,形成“一条龙式”经营。目前,他已同国内知名的农牧企业傲农集团、九江肉联厂等签订长期合作协议,而傲农集团也有意将其生猪养殖基地的部分资产纳入到集团资产,整体打包推进上市。
 
  “生猪波动很大,同生猪养殖企业盲目扩张有关系,也同消费群体改变有关系。”潘建平说,上下游企业联合,搞适度规模经营,做强不做大,这样一来,从原料采购到生猪养殖、销售都有保障。对于生猪养殖行业的未来,潘建平信心满满。“前两年,主要是打基础,今年行业回暖,去年的亏损有望弥补并略有利润,而明年继续维持这个势头,利润相当可观。”潘建平说,生态养殖、科学养殖是生猪养殖的未来趋势,而相对普通养殖户,自己学习、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以及转化科技知识的水平相对要强,再加上前两年打下的坚实的基础,生猪养殖的优势凸显。(九江晨报 吴翔、记者李星道)

相关阅读

热点推荐

热门排行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我是网站编辑,网站事务点我联系 - 提供新闻报料,点击这里联系我 - APP、微博、微信、新媒体业务合作点我

融合微信号、微视频、头条号等媒体号的九江地区门户网站! 九江视窗网 JJSCW.COM.CN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九江视窗传媒有限公司 - 赣ICP备13004140号 -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