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 社会焦点

支教老师张春宇:将爱洒向大山深处

2015-09-11 16:13 来源:浔阳晚报

     [九江新媒体JJXMT.CN]“这里的孩子居住在大山深处,父母都在外务工,看到他们,就像看到我的弟弟妹妹一样。来这里支教,就是想给他们送去一份希望。”说着,说着,张春宇的眼睛不禁湿润了……2014年,张春宇从九江职业大学毕业后,怀着梦想,响应政府号召,参加了“三支一扶”考试,并如愿成为一名支教老师。一年的时间里,他将爱洒向了大山深处。9月7日,浔阳晚报记者跟德安县人社局的工作人员一起,来到了张春宇支教的塘山乡中学。

 
    他成了山里娃的主心骨
 
    当日11时35分许,当记者一路颠簸赶到塘山乡中学时,透过窗户发现,教室虽然是新建的,但桌椅却很破旧。张春宇正在教室里讲“勾股定理的应用”。别看他个头不高,身材瘦弱,可声音特别洪亮,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
 
    记者仔细数了数,发现初二年级的教室里只坐了13名学生。一个年级只有13名学生?记者有点不相信。“只有这么多,加上初一和初三,整个学校也只有42名学生。主要原因这里人口不多,家庭条件稍好的,就把孩子送到其他地方去读书了。”下课后,听说记者是专程来采访他的,张春宇立马显得有些拘束。记者问他的情况,他都是说,很好,能适应。“我们没啥好宣传的,只要把学生的成绩搞上去了,才能吸引更多的孩子来读书。”
 
    对于支教老师,该校熊玉冬校长告诉记者,这些大学生给学校带来了蓬勃的朝气,他们会使用多媒体教学,会唱歌,会画画,还常常和学生一起打乒乓球、玩游戏。以前,学生不愿意与老师交流,可现在,这些年轻人很受学生欢迎。如今,张春宇已成为班上学生的主心骨。
 
    选择支教,一个年轻小伙的担当
 
    说起第一天报到的情形,张春宇记忆犹新。第一天报到,他没想到路这么远。从修水到塘山中学有几个小时的路程,而从德安县城到塘山乡,有近两个小时的路程,其中登山公路就有近1个小时。
 
    刚到学校时,面对陌生的环境,张春宇很不适应。由于教师周转房还在建筑施工中,他只能住在学生宿舍里,宿舍没有卫生间,只能在外面洗澡,且山区蚊子比较多。因为离家太远,一学期回家的次数非常少。“最难熬的日子是周末,大部分老师和同学都回家了,寂寞、想家的感受只好隐忍在心,但我们年轻人要有担当的责任!”张春宇说,山里一些孩子家庭虽然穷,但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这里已经给了他“家”的温暖。“现在教职工的宿舍条件改善了很多,有空调,有热水器,住的是新楼,就像城里一样。”说到这,张春宇露出了笑容。
 
    因材施教,教学方法灵活
 
    欲给学生一滴水,老师先要有一桶水。张春宇刚开始工作时,在教学方面有许多不足,但他没有泄气,而是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同时大胆创新。教数学时,他不会照本宣科,而是用学生乐于接受的各种教学方式营造轻松、活泼、上进的学习氛围,开展教学。如在讲《图形的旋转》时,他手拿风车走进教室,边走还边用嘴吹动风车,先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从学生熟悉的“风车的转动”中感受旋转,引入新课。
 
    留守儿童的教育是如今农村中小学教育的重点,也是难点。这个问题在塘山中学尤其明显。因此,对于这部分学生的教育,他加倍用心,因人施教。
 
    江涛是个留守儿童,他胆子很小,学习也不上心,上课时喜欢在桌子上写写画画。张春宇了解情况后,经常找他聊天,处处关心、鼓励他。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张春宇发现江涛对美术很感兴趣,平时喜欢画画的他下课时特意教江涛一些美术基础知识,同时不忘对江涛数学学习情况进行检查,还提醒其以后上课不能再画画了。慢慢地,江涛对学习不再那么排斥了,一学期下来,他的成绩明显提高,胆子也大了不少。
 
    支教一年来,张春宇的教学工作可谓是“一路艰辛一路歌”。2014年度,他获得县级“优秀三支一扶大学生”光荣称号。(浔阳晚报 记者包四华 )
 

相关阅读

热点推荐

热门排行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我是网站编辑,网站事务点我联系 - 提供新闻报料,点击这里联系我 - APP、微博、微信、新媒体业务合作点我

融合微信号、微视频、头条号等媒体号的九江地区门户网站! 九江视窗网 JJSCW.COM.CN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九江视窗传媒有限公司 - 赣ICP备13004140号 -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