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 社会焦点

442座散葬烈士墓集体迁进“新家” 零散烈士纪念设施抢救保护创造“瑞昌样本”

2014-10-23 14:48 来源:九江新媒体

     [九江新媒体JJXMT.CN]瑞昌市大部分乡镇属于革命老区,尤其是洪一、肇陈等乡镇,更是鄂东南苏维埃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彭德怀、何长工、程子华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战斗过,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史,这片土地上安息着大批为国捐躯的烈士。由于历史久远,许多为革命牺牲的烈士遗骨散落在荒山野岭,有的成为无名烈士。2012年以来,国家民政部、江西省民政厅高度重视零散烈士纪念设施抢救保护工作,瑞昌市委、市政府以及瑞昌市民政局更是高度重视,“按照统筹规划,适当集中”的原则,投巨资改造了一批烈士纪念设施,使得一批无名的革命烈士得到了确认,并高质量集中建成了多处烈士陵园,从速度和质量上创造了零散烈士纪念设施抢救保护工程的“瑞昌样本”。

    规模宏伟的洪一革命烈士陵园
 
    在一个细雨飘飞的初秋日子里,记者来到洪一革命烈士陵园采访。在一座穆然耸立在一处山包上的革命烈士纪念碑下面,是一座大型的“品”字型陵园,坐西朝东,数百座墓碑平行排列,清一色的卧式石碑,石材分别由大理石、花岗岩或汉白玉组成,显得整齐划一。在那青葱绿草、黑色基座之下,安息着数百位革命烈士。
    “政府建这么好的烈士陵园,终于让那些散葬的革命烈士们‘回家’团聚了!”洪一乡民政所所长谈荣兵站在修葺一新的烈士陵园里,摸着那一块块清凉的基石,看着那一个个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向记者发出这样的感叹。
    “河对面是大块地自然村,当年,大块地自然村就是瑞昌县苏维埃政府的所在地!”谈荣兵站在陵园手指着东北方向向记者介绍。
    根据当地的史料记载,洪一乡是具有光荣传统的红色热土。这里是大革命时期赣北农民运动的活跃地区,也是土地革命时期瑞昌西部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地带和鄂东南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1926年,瑞昌党组织和土地革命时期瑞昌西部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革命先驱者,洪一麦良谈仁存在九江第六师范学校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回乡利用开办夜校,走亲访友等形式,积极做宣传发动工作,动员群众向封建军阀、贪官污吏、地主豪绅进行斗争。
    同年12月,瑞昌县临时党部成立,下设麦良等7个区党部,谈仁存负责麦良区党部的工作,麦良区党部和乌石街党部成为组织和动员农民群众向封建地主进攻的指挥部。
    谈仁存还在麦良办起了济华小学,既为贫苦农民提供了念书上学的场所,又成为革命宣传动的阵地。随着北伐战争的时局推进,由广东、湖南开始的农民运动迅速向全国各地发展。
    谈仁存在麦良地区组织了16个农民协会,带领农民斗地主、烧田契、分粮食,革命斗争热火朝天。
    正在瑞昌农民运动胜利发展之际,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汪精卫分别发动反革命政变,公开叛变革命,面对国民党右派的叛变,谈仁存、温仿桥等党、团员团结各界进步人士发动工农群众向国民党右派进行反击,纷纷举行集会、张贴标语,声讨蒋介石军事独裁和镇压工农革命的罪行,并遵照中共九江地委的指示,在县城城隍庙门前主持召开全县反帝讨蒋群众大会,参加大会的各界群众1000多人。但由于反革命势力强大,瑞昌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就此失败,革命转入低潮。
    1927年党的“八七”会议后,鄂东南地区各级党组织不断恢复和建立。7月,谈仁存再次回到家乡,秘密开展革命活动。
    1928年12月,谈仁存等在麦良水龙召开会议成立中共麦良小组,由谈仁存任组长,隶属中共阳新龙燕区洋港支部。
    1929年5月,在麦良党小组的基础上成立中共阳瑞特支,舒汉官任书记,谈仁存任宣传委员。特支下辖三个党支部,八个党小组,管辖范围包括瑞昌洪一的麦良、何凤翔、和山、湖上垴、双港、大块地等地,特支隶属阳新县委。洋港会议后,特支成员分别深入乡村,秘密发展党员,广泛发动群众,组织抗债会,成立赤卫队,并迅速发展到1000余人,12月中共阳瑞特支领导麦良地区赤卫队击溃了徐源民团对麦良的“清乡”,不久又一鼓作气打垮了麦良地区的徐意大民团和谈职臣民团。
    1930年1月,由总队长李灿、党代表何长工率领的红五纵队来到麦良地区,领导群众开展年关斗争,取得了年关斗争的重大胜利,1930年3月,中共瑞阳边特支改为中共瑞阳边特区委,谈仁存任副书记,不久瑞边特区苏维埃政府在阳新下磨成立,后迁至洪一石壁,故又称石壁区苏维埃政府。同年11月,中共瑞昌县委成立,县委机关先设在阳新的下磨后迁到洪一的大块地。
    “为了解放瑞昌人民,叶剑英、李灿、何长工、程子华、郭子明、邹之漠、邹国才、徐彦刚等老一辈革命家和先烈们曾先后率领所属部队在瑞昌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创造了许多彪炳瑞昌史册的典型事例,大批洪一儿女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谈荣兵告诉记者。
    “据统计,洪一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400多人。还有许多无名的战士,由于战事紧张、条件有限,大部分烈士只能就地掩埋,散葬于山间乡野。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烈士墓渐渐踪迹难寻。”谈荣兵对记者说。
    “零散烈士纪念设施抢救保护工程,是一项良心工程、民心工程。”洪一乡麦良村九龙头自然村村民王义圣说。
    “王义圣的父亲王忠满,是早期的中共党员,也是一名革命烈士,曾任红军中队长。1934年,王忠满跟随彭德怀率领的部队从鄂东南转战到湖南,在一次与国民党军队的遭遇中不幸牺牲,后葬在九龙头七管山。”谈荣兵介绍。
    “听说政府要求对零散的革命烈士骨灰进行集中安葬,我认为是政府对我父亲这些革命烈士的尊重,所以,我积极响应,同意将父亲的骨灰送进集体公墓!”王义圣表示。
    在烈士陵园,记者看到烈士谈际义的墓碑。据了解,谈际义是该乡王司畈村下坡畈自然村人,1930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由于当地叛徒出卖,被国民党抓捕,后押解到湖北省阳新县洋港中罗杀害,后葬在下坡畈兴福寺附近,烈士的孙子谈华胜要求迁葬。
    “我父亲王全仁是一名红军战士,直接在彭德怀、李灿、何长工等革命家的手下当兵,就在边山的一次战斗中,不幸牺牲,成为了一名革命烈士,后一直葬在我们村的关仙洞附近!”王全仁烈士年近80旬的儿子王忠江告诉记者。
    “父亲是英雄,国家没忘记你!让父亲的骨灰迁葬到烈士陵园,就是让他与昔日的战友团聚,让他们在另一个世界不再寂寞!”王忠江说。
    据介绍,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洪一乡这个偏远的小山乡,大批优秀儿女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宝贵生命。据统计,小小的洪一乡,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480多人。
    1950年,瑞昌拨专款修建了革命烈士纪念碑和烈士墓,1985年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1年,江西省投入700万元,对苏维埃遗址进行保护并修建纪念馆。纪念馆占地面积10亩,通过雕塑、图片、实物等,客观真实地再现瑞昌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不同历史时期的革命斗争历史,充分展现了瑞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瑞昌儿女英勇奋斗的光辉历程,向广大干部群众展示抗日救亡运动的感人事迹。
 
    庄重肃穆的肇陈革命烈士陵园
 
    在与洪一乡毗邻的肇陈镇,位于该镇“乐肇线”建坪村段的一处名叫黄岗垴山洼地,一座新建的烈士陵园显得非常庄严而肃穆。沿着公路边的一条新修水泥路往北延伸500米左右,就是记者要现场观看的肇陈革命烈士陵园。
    记者现场看到,这处革命烈士陵园,陵园占地面积约4500平方米,包括烈士安葬墓区、纪念碑、纪念亭、悼念广场、标志碑、停车场、绿化区。
    “在陵园建设过程中,坚持高标准设计,高规格建设,高质量施工,高效率推进,陵园建设所在地建坪村广大群众支持和烈士亲属的积极配合陵园建设。”陪同记者采访的肇陈镇民政所所长黄龙茂给记者打开了话闸子。
    “过去,人们只会想到洪一乡是革命老区,是鄂东南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事实上,肇陈也属于该根据地的一部分,大革命时期,肇陈为革命而牺牲的人多达数百人!烈士陵园选址在红五纵队党代表何长工、司令员李灿等革命家工作过和革命先烈与日军及国民党反动派浴血奋战过的(横路)建坪村黄岗垴。我们把革命烈士陵园建设工程质量作为是一项千古工程来抓。肇陈革命烈士陵园的建成,是一项‘慰烈工程’、德政工程、民心工程!”黄龙茂说。
    肇陈镇地处瑞昌西陲,与湖北省阳新县洋港镇隔河相望,是洪一、乐园、花园三乡的交汇点。
    在烈士陵园里,记者看到矗立着100多座统一标准的墓碑,整齐排列着。黄群伟、柯愈壁、徐世钧、柯汉余、柯贤兰……一批革命烈士的墓碑排在陵园的最前端。
    “在殊死的战斗历程中,肇陈197名英雄儿女为了广大人民的幸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舍生忘死,前赴后继,英勇战斗,历尽艰辛,为革命献出宝贵生命。他们的英名,光彻寰宇;他们的业绩,万古流芳!”黄龙茂说。
    据介绍,烈士墓的排位,他们也是根据当年他们所担任职务的大小,或牺牲的前后进行排列的,目前,肇陈所有零散的革命烈士,已经是100%入园。
    黄龙茂告诉记者,3年多来,他亲身参与了当地“慰烈工程”的全过程,也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普查情况。
    “接到普查通知后,我们一个村一个村地走,找村干部问、和老人聊,全镇所有的自然村,我都走遍了,每座烈士墓都拍好了照片,记下了台账。”黄龙茂回忆说:“普查结果令人觉得有些心痛,全镇100多位革命烈士的墓碑,几乎都已经年久失修。有的无名烈士墓多年无人看管,杂草丛生。”
    为摸清墓冢的情况,黄龙茂和同事带着镰刀就去了。由于天气炎热,他只穿着齐膝的中裤,草丛里遍生的拉拉藤,将他的腿割得满是红印。
    “我镇就有58名烈士,就是通过我们艰苦细致的工作得到确认的!要不尽快抢救保护,再过不久,有些烈士墓可能就再也找不着,甚至‘消失’了!”黄龙茂深有感触地说。
    由于年代久远,资料缺乏,零散烈士墓的寻找,有时很不顺利。
    黄龙茂向记者讲述了他的一次寻墓经历。有位烈士牺牲时,由于年龄小没有留下后人。按照村里干部指出的墓地,黄龙茂和同事带着锄头镰刀和照相机就出发了。那天,他们在山上找寻了一整天,无功而返。当天晚上,黄龙茂打听到一个重要线索:隔壁洪一乡有一位当年曾与这位烈士一起战斗过的老人。于是,他们连夜赶往洪一乡。在老人的帮助下,第二天中午,他们终于在墓群的一角找到了烈士的安葬地。
    “对这一项工程,我们要求工作人员慎之又慎、细之又细。”作为民政所长的黄龙茂告诉记者,对于零散烈士墓的集中迁葬,瑞昌市政府不仅承担全部费用,还明文提出“三尊重”原则:尊重历史,原是单个墓迁移后还是单个建墓,原是合葬墓迁移后仍然合葬;尊重当地风俗;尊重烈属意见,对不愿迁移的,要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
    “我们对待这些散葬烈士,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黄龙茂介绍,每次迁墓前,都会对每位烈士的姓名、出生日期、参军时间、参加的战斗、牺牲的时间和地点等情况逐一核对,并对有关缺项进行补充和完善,登记造册,建立完善信息、图片档案,确保做到不漏、不重、不错。动土前,会请人选好时间,请“八脚”(抬灵人员)为烈士送灵。临动土,民政工作人员总会深情呼唤:“烈士同志,政府来接您了,让您和战友们在环境更好的陵园里安息!”
    “迁葬的整个过程,都是按当地习俗进行。这一带群众只在清明前及大寒节气前后迁坟,我们就及早安排,满足群众在期限内迁坟的习俗。烈士亲属和群众对我们的做法也很满意。”黄龙茂说。
    “这是一项‘良心工程、民心工程’!”长期工作在一线,主抓当地“慰烈工程”的瑞昌市民政局优抚科科长曾牧喜介绍,全省“慰烈工程”,瑞昌市率先在全省将散葬的442位烈士集中安葬在洪一、肇陈烈士陵园,把烈士接“回家”。
    国家力量的加入,让这一工程不断提速。从2012年起,国家民政部、财政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助推零散烈士纪念设施抢救保护工程。
    高香缭绕、纸钱翩飞、爆竹阵阵……6月13日上午,131座散葬烈士的骨灰,正式迁入肇陈烈士陵园。
    在肇陈仪式现场,肇陈镇八门村多名村民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八门村原党支部书记、现任肇陈镇敬老院院长黄元胜告诉记者,多年来,这些零散在各个村山头的烈士墓,因建设时间久远,又无专职人员管理,被风雨侵蚀得厉害。当地村民就义务守墓,所做的也只能是为墓地除除草、添些泥土,心里着急得很。
迁墓这一天,看着用红布包裹的烈士遗骸被庄重地放入新建的墓穴,华坊村村民柯昌松动情地说:“今天,政府风风光光地把你们送进陵园了。爷爷终于可以与当年的战友们团聚了!”
    民政人员总想快些把烈士接“回家”,但“回家”的路并不平坦。
    华坊村革命烈士柯大贤,当年担任龙湖瑞革命根据地苏维埃政府地下通信员,由于叛徒出卖被国民党反动派的逮捕,1930年在肇陈横路铺遭到杀害。解放后,经民政部门确认为革命烈士,后被家人葬在华坊门口屋一处菜园边上。80多年过去了,柯大贤烈士的墓冢,已经掩盖在一片草木丛中。
    去年,孙子柯昌松在了解政府保护零散革命烈士设施时,主动上门要求迁葬。
    八门村烈士柯愈壁,共产党员,1929年参加革命,曾经担任龙港赤卫队指挥。1930年,由于叛徒出卖被国民党逮捕,并遭到杀害,亲属柯愈梯、柯愈圣、吴寒姣、陈敦顺先后也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株连,一家5人全部惨遭杀害在横路铺。
    2012年,柯愈壁的侄女柯木芹、亲戚陈敦久要求对他们迁葬到烈士陵园。
    黄群腾,革命烈士。曾任国民党时期大林村村长,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于叛徒出卖被国民党逮捕,惨遭杀害,外甥柯复昌要求对外公进行迁葬。
    革命烈士黄群伟,肇陈镇建坪村南湾人,能文能武,曾任龙港区苏维埃总指挥,后因叛徒出卖被国民党逮捕,关在监狱里唱了三天三夜的《国际歌》以及其他革命歌曲,后惨遭国民党反动派的杀害。2012年,黄群伟烈士远在上海工作的侄子黄龙彪、侄孙黄治发得知政府要将零散革命烈士的骨灰集中安排进入烈士陵园,专程从上海赶回老家,为叔叔和老叔公迁葬。
    “今年6月13日,我们肇陈镇举行散葬烈士墓集中迁葬仪式。市民政局的主要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以及肇陈镇机关单位干部、老党员及烈士家属、少先队员约400余人参加了仪式。”黄龙茂说,“为了将烈士陵园建设好,许多烈士的亲属主动投工投劳,甚至直接参与监工,确保工程质量,实在令人感动!”
    “建设烈士陵园是对烈士英灵的告慰,是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现实载体,更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前沿阵地。”瑞昌市民政局局长曾细球向记者表示。
    “烈士陵园建成后,要纳入县级保护管理,划定保护范围,要做好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组织开展好群众性纪念活动,充分发挥好烈士陵园‘褒扬烈士,教育群众’的主体功能。”曾细球说。
    “将烈士的骨灰迁进烈士陵园,目的就是为继承革命烈士遗志,带头做好工作,努力实现肇陈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目标。下一步,将不断加大投入,认真做好陵园后续管理和配套服务工作,完成烈士陵园后期建设任务,为烈士英灵安息营造圣洁清幽的环境,用实际行动告慰烈士英灵。”肇陈镇党委书记吴国良告诉记者。
 
    “慰烈工程”让许多陵园变了模样
 
    据介绍,抗日战争时期,英勇的瑞昌人民为保家卫国,奋勇抗日,作为武汉保卫战的最前线,广大军民在瑞昌全境与日军宣战,新四军挺进瑞昌建立起抗日根据地,抗日武功队活跃在瑞昌各乡村,逞英豪,沉重地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
    根据史料记载,仅抗日战争,发生在瑞昌大地的大小战斗就有100多次,消灭日军300余人,砖瓦解日伪军100余人。据统计,全县被日伪军杀害18660人,受伤42635人,房屋被毁11100余栋,直接财产损失折合国民党的法币272亿余元,被国民党江西省政府列为抗战全省损失最大的八县之一。
    “为全面加强烈士纪念设施管理,推进零散烈士纪念设施抢救保护,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烈士褒扬工作,我市坚持高标准规划、高品位设计、高质量建设,扎实推进零散烈士纪念设施抢救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瑞昌市民政局优抚科科长曾牧喜告诉记者。
    “零散烈士纪念设施建设管理保护工作是一项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广大人民群众和烈属十分期盼的政治工程、民心工程,任务较重,难度较大。瑞昌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市委书记古小平、市长罗文江等党政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带领民政局、住建局、党史办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到远安县革命烈士纪念碑、解放洋坪阵亡烈士纪念碑现场办公,指示一定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努力把烈士纪念设施维修改造工程做成样板工程、精品工程、民心工程,成为全县青少年缅怀革命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曾细球说。
    做好零散烈士纪念设施调查摸底工作,是实施维修保护的重要环节,底数不清,情况不明,工作就无法开展。
    “为弄清散葬烈士墓底数,我们实行市、乡、村三级联合调查摸底。民政局会同乡镇民政所和村组干部在2011年历时两个月对全县所有散葬烈士墓逐村进行调查摸底,确保登记不漏、不错;寻找三类知情人核准具体情况。在每个村,调查组都要找当地的老人、烈士亲属等知晓烈士情况的人员召开座谈会,确定烈士姓名及烈士墓的准确位置,掌握详细的烈士生平事迹,同时对烈士墓进行拍照并查找烈士遗属;建立三个方面的档案资料。调查结束后,将调查登记的墓地详细地址、烈士生平、墓地现状等三个方面的资料、图片归档,规范完善了散葬烈士墓档案。”曾细球介绍。
  据了解,民政工作人员为了做好这项德政工程,先后到周边多个省市的烈士陵园参观考察,学习经验;先后聘请有关专家实地考察,帮助拟定烈士纪念碑的维修方案和散葬烈士墓的建设方案,突出烈士纪念设施庄严肃穆的特点,彰显革命先烈气壮山河的浩然正气;市主要领导对设计方案专门听取汇报,会审确定方案。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高起点规划,高品位设计,力争把每个抢救保护工程建成精品。
    按照2014年6月底前完成零散烈士纪念设施抢救保护工作的时间安排,分步实施,有序推进。
    “我们相继完成了洪一革命烈士陵园、肇陈革命烈士陵园以及周升自、温仿桥烈士纪念碑的维修和赛湖七烈士陵园的改扩建工程,在纪念碑四周铺设青石板、安装青石栏杆、对纪念碑基座进行维修加固和喷涂、增加主题浮雕,并对纪念碑周围环境进行绿化、对道路进行维修。”曾细球表示。
    烈士纪念设施抢救保护工作,告慰了烈士英灵,安慰了烈士后代,激励了瑞昌人民大力弘扬先烈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经济社会建设。各界群众对此赞誉有加,许多学校、企事业单位把革命烈士纪念碑作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基地,纷纷组织活动,在参观中感受先烈风采,在凭吊中陶冶爱国情操,使烈士纪念设施褒扬先烈、教育后人的功能得到充分体现。
    革命烈士,不仅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年代牺牲的英雄儿女,也包含了和平时期为革命工作而光荣牺牲的中华儿女。
    1969年7月21日,贾亚力、黄杏娟、钟晓裕、孙瑛华、刘淑兰、邹太秀、涂洪儿七位女战士在抢救国家财产时不幸牺牲,同年被福州军区追认为革命烈士,安葬在现瑞昌市国营赛湖农场下属的直属大队一座名叫养鸡山的山坡上,即原福州军区江西生产建设兵团一团团部对面杨柳湖畔的竹山上。
    此后,福州军区和江西省军区曾大力宣传七位女烈士的英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1976年,福州军区江西生产建设兵团一团划转至地方管理,改名为国营赛湖农场。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因为赛湖农场经济的不景气,七位女烈士墓已经基本上处于无人管理状态,墓穴塌陷、杂草丛生,碑文模糊。
    1996年,经在南昌的5位烈士家属的申请、省民政厅同意,烈士家属自费将南昌籍5位女烈士的部分遗骨移葬南昌(注:另两位女烈士墓一直在原地),但全部遗物及部分遗骨仍安葬在原墓地,留做永久性纪念。
    据瑞昌市民政局优抚科干部介绍,赛湖农场的“七烈士墓”目前已列为县级保护单位。
    在位于瑞昌市横港镇繁荣村尖山温仿桥烈士的纪念碑,显得伟岸挺拔。据了解,温仿桥是瑞昌市横港镇尖山温自然村人。    1926年在南昌省立师范学校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返乡发展革命组织。1928年元月,成立中共瑞昌特别支部,后改为区委、临时县委,均被选为委员,领导开展革命工作。1930年4月16日,因叛徒告密,被曾老三民团抓获,因拒降被杀,年仅29岁。70年代,后人为了纪念他,特建此墓以示后人。
    时光荏苒,80多年过去了,当地人民仍然尊重这位烈士。每年,当地党政机关和学校都要到这里缅怀先烈,接受教育,村民们也见证了烈士墓地的建设一天比一天好。
    “以前,这里全是泥巴路,长满了灌木杂草。如今,花圃建起来了,坑坑洼洼的墓地焕然一新,整洁大方!烈士的‘家’ 越来越亮堂!”在赛湖农场七烈士纪念碑,当地一位村民动情地告诉记者。
    据了解,瑞昌全市有814座散葬烈士墓,已完成集中安葬442座,每一位烈士的入园,我们都与他们的亲属签订了《瑞昌市散葬烈士墓集中迁建协议书》。“随着“慰烈工程”的深入推进,其褒扬先烈、教育后人的功能将会得到更好的发挥。”曾细球说,“瑞昌对零散烈士纪念设施的设施抢救工作,无论是速度,还是质量,都一直走在九江市其他县(市、区)前列,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赞扬,创造了‘瑞昌样本’,其他地方都到我们这里取经、学习!”(叶小昆、朱淳林、朱淳兵

相关阅读

热点推荐

热门排行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我是网站编辑,网站事务点我联系 - 提供新闻报料,点击这里联系我 - APP、微博、微信、新媒体业务合作点我

融合微信号、微视频、头条号等媒体号的九江地区门户网站! 九江视窗网 JJSCW.COM.CN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九江视窗传媒有限公司 - 赣ICP备13004140号 -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