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 民生关注

渐行渐远的街头理发师 仍相信能剪出美好生活

2017-10-19 15:47 来源:九江新媒体

   [九江新媒体JJXMT.CN]江南都市报讯 王林华摄影报道:如今行走在九江的街头上,城市的高楼间遍布的是一家家门面鲜亮、装潢豪华、霓虹闪烁的精装发廊,年轻的发型师用吹拉染烫等复杂的工序,展示着这座城市的时尚动态和潮流趋势。然而,还有多少人记得那些隐匿在街头巷尾的街头理发师?

 
  街边理发近40年
 
  行走在九江的街头小巷,或许你从来没有留意过,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带着一把凳子,准备好剪刀、推子、剃刀等工具后,在烟水亭的休闲道上,开起了一个小小“理发店”。在这里,你看不到发廊那些时尚的吹烫焗染。靠着简单的工具,他们同样能为顾客剪一个称心的发型。
 
刮胡子_副本.jpg
 
  过去12年,55岁的曾华鹏都会带着“吃饭的家伙”,穿着整齐的衣服,斜跨着工具箱,来到九江市最多老年人活动休闲的烟水亭广场,小凳子一放,那就是他经营的理发小摊位了。曾师傅一边跟记者闲聊,一边忙着手中的活儿。曾师傅是彭泽县太平镇人,年轻的时候就是学的理发的手艺,问及当初学理发的原因,曾师傅笑笑说道:“没什么理由,就是学会这门手艺,可以混口饭吃。”
 
剪发_副本.jpg
 
  曾师傅介绍,年轻的时候,也曾走南闯北,先后在宁波和杭州的街头做过理发师,如今这岁数,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也没什么其他的手艺,就回到了九江继续做起了街头理发师。“回来也方便照顾家人,老母亲90多岁了,在老家一个人过我也不放心,现在没事就回去看看她。”谈起回来的原因,曾师傅说到。
 
  5块钱一位 靠天吃饭
 
  虽然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但仍有不少老人愿意在街边理发,不仅经济实惠,也更习惯于这种传统的理发方式。见记者正在采访曾师傅,前来理发的客人一个劲儿地说:“曾师傅理发技术一流,你可得好好夸夸他啊!”听到这话,曾师傅连连摆手,笑起来很是腼腆。电推、剃刀、刮胡刀……曾师傅不断变换着手中的工具,大概15分钟后,客人的发型焕然一新。“我每天差不多要接待近20位顾客,5块钱一位,下雨天时人就比较少了,也就2到3个,算是靠天吃饭吧。”曾师傅说道。
 
  “客人大多都是附近居住的老人,老人们就是让你剪短些、精神些,一般没什么别的要求。”曾师傅告诉记者。对老人家而言,街头理发便宜且方便,每天出门遛个弯儿,走几步就到,且服务真诚、实在。说话间,曾师傅已开始招待第三位顾客了。前来理发的李大爷告诉记者:“之所以一直选择在他这理发,那是因为八年前,我散步完了在这剪头发,老花镜落这了,隔天回来一找,原来曾师傅给我收好了,并还给了我。”自那以后,李大爷在曾师傅的摊子上剪了八年头发。

  相信能剪出美好生活
 
  正在理发的老伯是一位退休老干部,他告诉记者,在街头理发是他们一代人的集体记忆,虽然现在大小发廊随处可见,但仍无法替代。开放的环境,熟悉的街坊,一边理发一边聊天,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远远超过理发店。没客人时,曾师傅要么和老主顾们坐在边上看看报纸、聊聊天,等着上门的客人,有时也会吆喝一两声揽客。
 
曾师傅_副本.jpg
 
  作为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几十年的老师傅,曾师傅见证了街头理发的兴起与衰落。他们不知道自己干这一行会干到什么时候,也许有一天,有人接手了,也许有一天,自己的身体吃不消了。“到时再作打算吧,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每天能多给几位客人剪头发。”曾师傅笑笑道。
 
  时过境迁,激烈的市场化竞争让街头理发师的生意日渐萧条,甚至成为了“即将消失的职业”。但在城市一角,仍有人,用简单的理发工具,坚持着,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我的工作就是围着凳子转,一站就是一天没有休息,腰和手都很酸。但是没办法,这就是我的生活,必须乐观的面对,我相信能剪出美好的明天!”

相关阅读

热点推荐

热门排行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我是网站编辑,网站事务点我联系 - 提供新闻报料,点击这里联系我 - APP、微博、微信、新媒体业务合作点我

融合微信号、微视频、头条号等媒体号的九江地区门户网站! 九江视窗网 JJSCW.COM.CN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九江视窗传媒有限公司 - 赣ICP备13004140号 -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