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 民生关注

“草根剧团”唱红鄱阳湖畔

2014-10-15 10:19 来源:浔阳晚报

     台上《玉堂春》、《回龙阁》、《出龙阁》……一出出精彩的文词戏演绎着人生百态;台下,人头攒动,座无虚席。

  10月9日,都昌县汪墩乡茅垅谭家村娱乐中心上演了一台精彩的本地大戏——文词戏,引得十里八村的乡亲纷至沓来。86岁的谭绪忠老人一边看着戏一边感慨道:“30多年没有看过这么好看的老戏了。”
 
  为乡亲们送来欢乐的是都昌县大沙银芳文词剧团。这个仅有56个演职员的剧团,其中48人是地道的农民。4年来,他们每年演出300余场,观众逾20万人,足迹远至上饶、赣州、星子、武宁、九江、彭泽、湖口,近至县内周边乡镇,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和赞赏。
 
  带资入股办剧团
 
  早在明末清初,从湖北黄梅、广济等地,文词戏随逃荒卖艺者传入都昌,唱红了好长一段时间,该戏剧唱腔很丰富,曲调健康、明快、淳朴、流畅,优美动听,地方色彩浓,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从小喜爱戏曲的周遇伟刚从大沙中学教师岗位上退休,一次偶遇县交通局退休干部朱升平,俩人爱好相同,聊起文词戏的传承问题。两人商议组建大沙银芳文词戏团。鉴于一些地方剧团办得多,巩固下来的少的实际情况,采取带资入股的办法,组建实实在在的“草根剧团”。2010年10月1日,大沙银芳文词剧团成立了。
 
  由于剧团实行了股份制,联股联心,困难再多,也千方百计克服。仅4年的时间,该剧团自学、自练、自排、自演了《玉堂春》、《郭子仪拜寿》、《马三借衣》等二十多个正本戏和十多个折子戏。
 
  创新服务迎来发展春天
 
  大沙银芳文词剧团虽是民营剧团,但周遇伟和演员们对节目要求却从不马虎。《玉堂春》、《王宝钏》、《马三借衣》……一个个悲欢离合的故事在他们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间演绎得淋漓尽致。
 
  为了扩大影响,剧团演红台展在大沙镇东片西片中片巡回义演了十多场。在剧团成立一周年的时候,为了回报社会,周遇伟率团进城送戏,在县城街心花园舞台公演了三天。整个演出场面井然有序,气氛热烈。《江西日报》、《九江日报》纷纷作了专题报道。
 
  为了提高演出水平,剧团聘请了原黄梅戏剧团国家二级演员6人。现在剧团除了能演文词戏外,还能演赣剧、黄梅戏、歌舞。针对各个年龄段的观众编排新节目,年轻人爱听新歌,他们请来歌手让观众现场点歌,老年人爱看老戏,他们便编排传统的文字戏、赣戏、黄梅戏;中年人求知愿望强烈,剧团就编排了反映新农村建设的《逛新村》,反映反腐倡廉的《打老虎》,反映计划生育工作的《计生政策到俺家》等十几个新节目,深受大家喜爱。
 
  “草根剧团”渴望登上大舞台
 
  如今大沙银芳剧团已经能演出文词戏、赣戏、黄梅戏和歌舞小品。剧团也由当初的14人发展到现在的56人。团里的不少演员,虽然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但唱起戏来,一招一式有板有眼,唱做念打一点也不比专业剧团差。
 
  演员周熙柏自剧团成立起就一直是团里的小生演员,40多岁的他早已离不开这方戏台。农忙时间熙柏脱下戏服回家耕地割稻捡棉,农闲时他穿上戏服,演群众爱看的戏。他说:“只要锣鼓一响,我浑身是劲。”
 
  原县黄梅戏剧团武生兼丑角演员陈义,原黄梅戏剧团花旦演员曹琪珍,大花脸演员朱松林都是群众十分喜爱的演员。这些国家级的演员,本有机会到沿海发达地区发展,因为对地方戏的热爱,他们很乐意业余加盟大沙银河文词剧团,给剧团带来了新的活力。
 
  今年国庆节期间,大沙银芳文词剧团忙得不亦乐乎,演出业务一直排到了十月底。“戏曲带给群众更多的欢乐,带给我人生最大的乐趣”,周遇伟团长告诉记者,他最大的梦想是将剧团列入“三下乡”演出项目,有朝一日能带着剧团到省市剧院演出,把地方戏唱到大中城市去。(李辉柱、杨帆

相关阅读

热点推荐

热门排行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我是网站编辑,网站事务点我联系 - 提供新闻报料,点击这里联系我 - APP、微博、微信、新媒体业务合作点我

融合微信号、微视频、头条号等媒体号的九江地区门户网站! 九江视窗网 JJSCW.COM.CN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九江视窗传媒有限公司 - 赣ICP备13004140号 -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