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 民生关注

年近岁末谨防不法分子多种骗局

2013-12-08 13:44 来源:浔阳晚报

 

年近岁末谨防不法分子多种骗局

五花八门的骗术让不少市民“着了道”,实例举证为市民提个醒

记者 高明磊

年关将近,诈骗案件又不时发生,近日本报新闻热线8530000接到多起市民报料,防不胜防的骗局让不少市民“着了道”。这其中有骗术拙劣的江湖骗局,也有被信息和科技包裹的“高科技”骗术,不少老百姓不明其理,落入了陷阱。一些市民讲述了他们受骗的经历,希望透过他们的讲述能让更多市民远离骗局。

案例一“香港男子”街头求助“借钱”

“你好,我是从香港来的,现在银行关门了,我没有办法取人民币,我的uncle(叔叔)也没有办法联系上,能不能借我800块住宿费?明天一早我从银行取钱还给你。”11月30日21时许,余小姐和朋友在四码头逛街时被迎面而来的一名男子拦住。该男子操着一口浓重的港台腔,张口就借800元住宿费。

余小姐对记者说:“这名男子中等身材,黑色上衣,牛仔裤,一口蹩脚的港台腔让我记忆犹新。我平常爱看港台剧,他的港台腔很怪,还喜欢拽英文单词,我是将信将疑,但是我朋友比较相信他。”随后,该男子又拨打了几个电话,以显示自己的朋友有事抽不开身,无奈之下才向路人借钱。“我uncle被那边的物流卡住了,实在抽不开身,能不能帮帮忙,我明天一早就从银行取钱还给你们。”余小姐的朋友似乎被港台腔所迷惑,掏出身上仅有的200余元交给该男子,一开始,这名男子还推脱不要,随后,男子一脸真诚地说:“这是我的手机号码,明早10点钟准时换钱给你。”成功博取同情后,男子拿着“借来”的200元消失在人群里。

“事后,我越想越不对劲,后来跟另一个朋友联系,她竟然告诉我自己遇到了同样的情况,那次经过与我们的经历几乎完全一致,而她被借走了600元。第二天早上10点,我们给那个港台商人打电话,电话打不通,我们更加确信自己上当了。”余小姐和朋友因为同情心泛滥,不知不觉中上了骗子的当。

案例二“你交了车辆保险,请来领财政补贴”

11月下旬,市民王先生给汽车上完保险,第二天,一个陌生的号码就打到了手机上。“你好,我是市财政局的,你最近交了车辆保险吧,我们这里有汽车保险财政补贴,请您在规定时间内到财政局领取。”电话挂了之后,一条短信及时跟进。信息上显示:办理补贴要先预交一定费用,请将办理费用打入指定账号。

王先生说:“听到有财政补贴,我还有些高兴,后来又叫我打钱,我就比较警惕了,这很可能就是骗局。”随后,王先生打电话给汽车4S店,工作人员提醒,类似车辆保险补贴的电话,基本都是诈骗的信息,市民切莫相信,谨防受骗。

案例三“你还有2600元社保补贴未领”

退休在家的宋女士怎么也想不到,“幸运”会降临在她的身上。11月底的一天,宋女士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您好,我是社保局的,年底清查系统,我们发现您有2600元的社保补贴还未领取,如需要领取,请与我们的工作人员取得联系。”

在拨打了指定的电话后,宋女士就按照电话那头的指令被要求去ATM自动取款机上完成账号查询资料等相关手续,并被对方要求使用英文界面,就这样,宋女士一步步按照对方的要求进行操作,并最终将银行卡里的5000多元转入对方账号。

其实,由以上几个实例可以看出,骗子的手段并非无懈可击,甚至在某些环节中还相当拙劣。但为何还是有不少人上当呢?公安人员分析后指出,老百姓受骗主要是由于常识性知识的缺乏,和贪图小利心态作祟。在此提醒广大市民,理性看待外界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相关阅读

热点推荐

热门排行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我是网站编辑,网站事务点我联系 - 提供新闻报料,点击这里联系我 - APP、微博、微信、新媒体业务合作点我

融合微信号、微视频、头条号等媒体号的九江地区门户网站! 九江视窗网 JJSCW.COM.CN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九江视窗传媒有限公司 - 赣ICP备13004140号 -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