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 感动九江

曾灵芝:为生命之花绽放

2015-04-13 16:19 来源:九江新媒体
为生命之花绽放——记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一科主任曾灵芝
      
    [九江新媒体JJXMT.CN]每个人都有着对理想和信念最初和最后的坚持,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把自己完完全全地奉献出来,曾灵芝做到了。
 
     每一种付出并不一定都能换来所有人的尊敬和掌声,那种发自心底的由衷的喝彩,曾灵芝也得到了。
 
作为一名职业医生,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一科主任曾灵芝,就是以这样的思想将最坚强、最韧性的态度传递给她的一个个病人,让生命之花绽放、芬芳。
 
 
     一、医院肿瘤科的医生,是见证病人危险最多的医生。正因为如此,曾灵芝觉得自己的工作显得非常有意义:“因为如果人人得了肿瘤都不治疗,那么医学就不会进步,自然社会也难以前进。”                                              
    中等个儿,文静秀美、浅笑盈盈、说话柔婉,记者眼前的曾灵芝给人独特的信任感和亲和力。一提到病人,她说得最多的是“人文关怀”。
 
    曾灵芝是中医科班毕业,从小受家庭的熏陶,曾灵芝对医者仁心耳濡目染。从事肿瘤治疗工作二十几年来,谈起从医经历,她觉得自己正经历着三个境界——即初为医者,感觉医生的新奇和辛苦;随着时间的推移,理解到医生的职责是“治病救人”;到如今,对待病人像亲人,要成为病人的精神支柱。
 
    “病人最不愿见到的医生就是肿瘤科医生,来到这里,十之八九患上了肿瘤。这一类人,他们的生命多是有限的,一般以一年、三年、五年、十年为限,给予他们人文关怀比技术治疗显得更为重要。”曾灵芝说,“了解病人的疾苦,关心病人的内心,已成为自己的一种职业习惯。
” 
    一大早,记者就在肿瘤康复中心遇见了几位正在练习瑜伽的患者,大家都正在进行有氧抗癌操练习,时而弯腰折背,时而章腿直立,时而肩背着地……一个个完全高难度的动作,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做瑜伽也可以抗癌吗?”面对记者的提问,曾灵芝笑着解释,瑜伽动作是有氧运动,通过适当的瑜伽锻炼,可以增加血氧含量,扼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还可以调节患者紧张的情绪,使人修身养性,获得身体和精神相统一的健康状态。
 
  养病贵在养心。曾灵芝根据长期的治疗经验摸索出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同时让患者采取“瑜伽”治疗法。她邀请了南昌市的一位拥有11年的瑜伽经验的老师,义务给患者们上课。在曾灵芝的微信圈里,除了瑜伽,还有她和患者们打太极、练习书法等一系列调理活动,这些方法使患者慢慢地获得了身体的康复和精神的慰藉,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二、对于每一个刚刚确诊为癌症的患者,病人和家属都要经历一个疑问期:为什么是我(或者我家人)得癌症?每一个患者的家属、朋友又都希望能与主治医生直接对话。于是曾灵芝的工作时间被分割成若干个片段,需要不断回答各种疑问。
 
    面对各种疑问和不解,曾灵芝都尽力做好两方面:一是用自己的人文关怀尽量让病人及家属的心放宽一些,二是用先进的诊疗技术让病人痛苦尽量少点。“一天要历经数十次的生命对话,但对病人和患者必须要耐心。”曾灵芝说,“他们刚刚开始得知自己患绝症的时候,把我当成救命稻草,想从我这里找到希望。到后来就是想延长点生命,减少点痛苦。”说到这里,曾灵芝聊起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2012年科里来了位患者已是72岁高龄,大家都称他为“罗公公”。罗公公因肺癌住院,当时他呼吸困难,剧烈咳嗽,颜面和四肢浮肿,入院后就立即被下达病危通知。老人整日以泪洗脸,情绪极不稳定,绝望的阴霾深深地笼罩着他,准备放弃治疗。曾灵芝得知情况后,决定邀请家属共同来制定治疗计划,帮助老人树立信心。一次、两次、三次……她不厌其烦地开导老人、帮助老人料理生活中的种种不便。有一次,老人吃药的时间到了,家属却不在身边,曾灵芝立马端来温水,耐心地将药喂给老人。这一画面正好被刚住院的病人看见了,于是他羡慕地问道:“这个医生是你的女儿吗?”老人笑着摇摇头,“那是你家亲戚?”“不,她就是这个医院的医生,但在我们心里,已经把她当做自己的亲人了。”老人微笑着回答。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老人病情一度得到缓解,能吃、能睡、话也多了,心情也变得逐渐开朗,他时常念叨:“曾医生真是一个好人啊!”
     可是,由于癌细胞已转移到老人的骨头和脑部,病情很快恶化,为尽最大力量挽留老人,曾灵芝放弃了休息时间,一直守在老人床边,随时观察病情,最后老人走的时候非常安详。老人的三个儿子在办完丧事后来到肿瘤科,向曾灵芝深深地鞠了一躬……
                                                        
     三、不少人谈“肿瘤”而色变。在人们印象中,肿瘤病室就是一个蒙着死亡阴影的冰冷之处。而当记者走进第一人民医院肿瘤一科时,却很难感受到这里的死亡恐惧,更多的是生命的欢欣与温馨:走廊里悬挂着春节期间留下的彩条和红彤彤的“春”字;墙壁上还留有笑呵呵的圣诞老人;几个手术后的病人,正站在临窗走廊的阳光下,跟着护士做操,活动身体,接受记者采访时,声音宏亮,笑声不断……
 
    “癌症病患者不少是被吓死的。”不少人都认同这一观点。曾灵芝更有同感。她说:“治疗恶性肿瘤,光靠药物不行,还得营造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氛围”。去年底,一位做完胃癌手术的病人从手术室一出来,看到走廊里到处挂满圣诞老人、小雪花、小彩球,激动得热泪盈眶。他动情地对医务人员说:“没想到以往只能在大街上感受到的圣诞节气氛,在肿瘤病房里也感受到了,生活太美好了,我一定要活下去!”
 
     作为一名肿瘤科医生,不仅要为病人减轻生理上的痛苦,更要在促膝谈心中,为他们疏导心理障碍,把患者既当病人,更当亲人。一句轻声的安慰、一丝慈祥的眼神,一缕真诚的微笑、一个贴心的动作,常常能对病情疗效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每天查房时,曾灵芝并不仅仅例行公事式问问病情,被子薄不薄?开水热不热?饭菜可不可口……她都会经常过问。
 
     举手之劳的事,曾灵芝为患者做得更多。一位70多岁的病人去开水房提水,曾灵芝见了,立马跑过去,帮着把水提到病房;大雨天,遇到病人外出没有带伞,曾灵芝会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伞塞到病人手中…… 正是有了这样和谐的医患关系,肿瘤一科近10年没有发生过医患冲突,连投诉都没有一起。每个患者住院治疗之前,曾灵芝都要拿出几套详细的治疗方案,并将其疗效、费用、副作用等一一告诉患者和家属,然后双方共同作出选择
    
     四、2014年3月的一个早上,曾灵芝正在查房,忽然门外传来一声亲切的呼唤,她转身一看,一位气质优雅的女生,满脸泛红的对她说:“我要结婚了,给您送请帖来了”。原来,她是曾灵芝治疗过的一位病人,七年前她在18岁如花似玉的年龄,检查出患恶性淋巴瘤转移到颅内,因为肿块压迫,眼球凸出固定、视力丧失,同时合并持续性高热。她曾去上海求医,却失望而归。回九江后,她和家人抱着过一天算一天的想法迈进了一医院肿瘤科,得知这一情况后,曾灵芝根据她的病情制定规范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同时把她当亲妹妹一样对待,最终这个女孩依靠顽强的精神力量主导了癌细胞的消长,病情完全得到缓解,视力也恢复了。今年小两口还生了一个可爱的宝宝,她对曾灵芝说:“曾主任,要感谢您当年对我的精心治疗以及精神和经济上的帮助,没有您,就没有我的今天”。
 
     就是这样一位知心大姐, 却在2012年4月躺在了手术台上,她被诊断出患有早期乳腺癌。术后,曾灵芝的许多患者纷纷前来医院看望,大家看着她虚弱的面容,都心痛不已。曾灵芝反而笑着安慰大家:“以后咱们就是病友了,大家一起来抗争病魔。”当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潸然泪下。在住院期间,曾灵芝不顾自己的病情,经常打电话到科里询问病人的病情。在动完手术十多天后,她就返回了工作岗位,一边进行术后化疗,一边坚持上班。当时化疗引起曾灵芝重度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至600,连走路都很艰难。但再艰难曾灵芝也一直在坚持,有一次,曾灵芝坐门诊,因为病人特别多,压力过大,她忽然感觉一阵眩晕,大汗淋漓,同事们劝她回家休息,她缓缓神,摇摇头说:“我没事,病人都在等我”。她的丈夫闻讯后赶来,陪着她看完所有的病人。一名胃癌术后的患者,由于害怕化疗后的反应,吵着闹着不肯治疗。曾灵芝闻讯后急忙赶来,坐在病床边,拉着病人的手说:“大姐,我也是肿瘤患者,也在化疗。你看我,挺好的吧。只要自己有信心坚持,很快就会好转的。”在她的耐心开导下,病人终于放下了恐惧,勇敢的接受治疗。
 
     护士长吴小妹告诉记者,曾主任每天没到上班时间就到了医院,但却从来没看到过她有固定的下班时间,有时大家都吃过晚饭了,还看到曾主任从一间病房出来又走进另一间病房……
 
     她的工作是繁忙的,有时也会感觉到累,但她觉得累得充实,累得快乐。为了病人、为了工作,忙碌和累是一种看得见的生活韵律,体现着一种崇高的人生价值。“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这或许是对曾灵芝工作态度最好的诠释。(见习记者陈燕辉 记者王平)
 

相关阅读

热点推荐

热门排行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我是网站编辑,网站事务点我联系 - 提供新闻报料,点击这里联系我 - APP、微博、微信、新媒体业务合作点我

融合微信号、微视频、头条号等媒体号的九江地区门户网站! 九江视窗网 JJSCW.COM.CN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九江视窗传媒有限公司 - 赣ICP备13004140号 -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