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县区 > 修水县

感受红色修水见证发展新路

2017-08-22 14:26 来源:九江新媒体

  纪念“秋收起义90周年”采访团走进修水  

  [九江新媒体JJXMT.CN]江南都市报讯 杨文英、王林华、全媒体记者王平摄影报道:地处湘鄂赣边界的修水县,是秋收起义的主要策源地和率先爆发地,是秋收起义主要军事力量的集结地和出发地。8月10日至11日,由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组织,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随多家中央、省、市等媒体采访团一起齐聚修水,重回革命老区,感受红色修水,见证发展新路,纪念秋收起义90周年。

  忆往昔峥嵘岁月

  “三个第一”铸丰碑
 
  8月10日,天空下着小雨,修水县城的空气格外清新,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随着采访团参观了修水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旧址、第一团团部旧址。据修水县党史办龚九森介绍,1927年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就驻扎于此,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也是在这里设计、制作。在修水,中国共产党创造了党史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的“三个第一”:组建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支工农革命军队,设计、制作并率先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并于9月9日打响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第一枪。

  组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1927年8月底9月初,秋收起义部队在修水县山口镇,召开了建军编师大会,史称“山口会议”,正式组建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对外称为“江西省防军(暂编)第一师”,成立了由师团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师委会。
 
8  东港秋收起义部队驻地旧址_副本.jpg
 
  设计、制作并打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军旗。1927年9月,何长工提出了设计草案,经过陈树华、杨立三的反复修改,最终设计出了军旗的样式,并获得通过。军旗的红色旗面象征革命,旗面中的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五角星内的镰刀斧头代表工农,在旗管上标明军队番号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军旗的整体含义是: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革命军队。
 
  打响秋收起义第一枪。1927年9月9日凌晨,部队在修水县城的紫花墩(现散原中学操场)隆重举行秋收起义誓师大会,第一次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军旗,打响了秋收起义的第一枪,宣告著名的秋收起义正式爆发。毛泽东、卢德铭等在湘赣边界组织发动了著名的秋收起义,最终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军旗与珍藏的七个银元
 
  龚九森介绍,军旗样式确定之后,第一师师部决定连夜赶制100面,当时裁缝出身的班长张令彬等人购买了布匹,县总工会委员长徐光华请来了裁缝和会针线的妇女,一面面红色的旗帜、一条条红色的领带、一个个红色的袖套连夜被赶制了出来。由于工作量大,许多参与制作的裁缝做得头都抬不起来,但却没有一个人退缩,最终顺利地完成了任务。起义前夕,工农革命军的第一面军旗首先飘扬在师部上方。
 
  裁缝师傅朱菊英、梁幼陶就是其中几位裁缝,在制作完成军旗之后,部队还给了裁缝们银元作为工钱,朱菊英一直保留着这7个银元,1976年筹建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时,她将银元捐献给了秋馆。而梁幼陶则将此事当成秘密藏在了心底,直到1976年何长工回忆军旗制作过程中说到梁幼陶,他才慢慢说起了那段历史。
 
1927年秋收起义部队付给裁缝朱菊英制作军旗的七个银元_副本.jpg
 
  “当时我大伯就在师部不远的地方做裁缝,师部的人找到他,并请他帮忙制作军旗的时候,他立即就答应了,由于起义时间比较紧迫,军旗需要连夜赶制,为了顺利完成任务,大伯又帮忙请了其他一些裁缝。”梁幼陶的侄子梁如朋告诉记者,对于这段历史,大伯一直没有跟家人提及,直到县里通过何长工的回忆找到他后,他才慢慢跟后辈说起了此事。
 
  小战士十七枚铜板致谢
 
  据修水县党史办龚九森介绍,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三营战士在李腾芳营长带领下,驻扎在渣津下街福星桥头附近。部队纪律严明,秋毫无犯,为群众除霸除恶,帮助群众生产,深受群众拥戴,军民关系恰似鱼水情深。当时,有一位战士生了病,房东方四嫂为这位战士抓药熬汤,端茶送水,待如亲人,毫无厌烦。
 
  这位战士病愈出征时,方四嫂又送给他中秋月饼。为报答方四嫂的关怀,这位战士写了一封感谢信,暗将信件和17枚铜板藏在锅里,用斗笠将锅盖住,然后才跟随起义部队出发。方四嫂之后一直将信件和17枚铜板珍藏。自此,“17枚铜板”的动人故事,一直在渣津乃至修水全县传诵至今。

  看今朝锦绣河山

  幸福黄溪的蝶变
 
  时光荏苒,犹如白驹过隙。90年的岁月已然逝去,但对于修水的发展而言,一切都是新的。记者随采访团走进修水县马坳镇黄溪村,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房屋、一片片绿油油的桑园,谁能想到,这个三面临水,一面靠山的小村子,原来是全县典型穷困村和落后村。在马坳镇黄溪村,记者们深入田间地头,看产业,听变化,亲身体验了该县新农村建设和精准扶贫的新成效。

  在黄溪村葡萄种植大棚里,生态有机葡萄合作社法人陈先秋告诉记者,经过多年扶贫开发,全村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重点产业培育成效凸显,社会事业发展明显加快,贫困户收入大幅提升。
 
  作为村民致富的“带头人”,现已61岁的黄溪村党总支部书记徐万年多年来的兢兢业业和无私奉献在当地人的口中都是交口称赞、家喻户晓。“如果想让村民致富,必须有产业支撑。”徐万年称。
 
  经在他的努力和带领下,黄溪村从最早几百人上访的贫困村变成零上访的“富裕村”,村民人均纯收入由2013人均2730元提高到2016年底的4800元,增长51%,贫困户人均收入达到了3800元;2016年底该村已顺利退出贫困村行列,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如今绝大部分村民都盖上了漂亮的乡村别墅,并建起了宽敞的村民活动广场。
 
  正是有一批好的基层带头人,修水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2016年已脱贫6452户23020人。2017年计划退出贫困人口5320户20629人。至2020年,全县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石头缝里”建工厂
 
  记者团还先后来到县城市展示馆、博物馆、宁红茶文化产业园、沃可视、欧克机械、电商产业园、祈福工艺品等地,亲眼见证了老区新貌。过去,修水不沿江、不靠海,没有地缘优势。目前修水已有大广高速、修平高速贯通全境,极大地方便和改善了全县的出行条件,修水至南昌、武汉、长沙等城市都在2小时车程内。

  如何利用秀丽山川与生态优势发展绿色经济?修水县树立“工业立县”的发展战略,坚持以新型工业为核心,突出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型产业,加快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拉动了修水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由于拥有好的投资环境,修水县拥有了新兴工业投资的吸引力。今年1至5月,修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03亿元,增长9.7%。
 
  记者在修水采访工业企业期间,浸透了修水人勤劳智慧的一组组数字令人心头澎湃:
 
  祈福工艺实现了世界精品旅游产品修水造,产品已经获得近百余项注册商标及500多项专利,远销美国、英国、加拿大等50个国家和地区。欧克科技公司业务辐射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销售网点。
 
  沃可视公司拥有全国最大的由130余人组成的车载智能安全行车系统研发团队,在全国设立了4000多家代理商。修水电商产业园可为该县200家电商企业入驻提供办公场所,提供2000个就业岗位。目前有57家企业入驻,这些企业主要从事茶叶、菊花、茶油、干菜、工艺饰品等农特产品的销售,有效解决产品适销对路。2016年,修水电商产业园交易额达2.18亿元,培训了3000余名农村电商从业人员。“作为一个山区县,我们把有特色的产品卖出去,需要一个好的电商平台为全县父老服务。”修水电商产业园董事长王真介绍。
 
  产业扶贫见真章
 
  修水是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国家级无公害茶叶出口基地县、中国名茶之乡和全省最大的蚕桑基地县,修水县茶叶生产以红茶和绿茶为主,2016年全县生产名优茶1800吨、红茶产量5500吨,绿茶1800吨,黑茶产量700吨。2016年全县茶(菊)企业已达到112家,其中,国家龙头企业1家(宁红集团),省级龙头企业4家(大椿茶业、神茶实业、东谷潭有机茶场、修江源实业),市级龙头企业15家,组建与健全茶叶(或青钱茶、茶菊)专业合作社38个,带动整个宁红茶区茶产业发展。至2016年底,修水县共新扩无公害茶园14万多亩,全县茶园总面积增至16.2万亩。
 
  记者了解到,2017年修水县共有290个村323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茶(菊)产业,今年茶叶申报面积为629.2亩、菊花申报面积为5438.62亩。我县实行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资金直补,申报面积经核查验收后将按茶叶每亩1400元、菊花每亩400元予以资金直补到各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同时大力支持和鼓励新型茶(菊)经营主体带动贫困人口发展产业、增加就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县共有茶农2000余户,从种植到销售全产业链共有事茶人员7万余人。
 
  修水,是个美丽和令人向往的地方。勤劳、智慧的修水人传承红色基因、力促社会发展、追求幸福生活的初心未变,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笃定践行。

 

相关阅读

热点推荐

热门排行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我是网站编辑,网站事务点我联系 - 提供新闻报料,点击这里联系我 - APP、微博、微信、新媒体业务合作点我

融合微信号、微视频、头条号等媒体号的九江地区门户网站! 九江视窗网 JJSCW.COM.CN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九江视窗传媒有限公司 - 赣ICP备13004140号 -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