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县区 > 都昌县

都昌村民延续元宵节做灯粑习俗近600年历史

2019-02-21 15:33 来源:九江新媒体

   [九江新媒体JJXMT.CN]2月16日(农历正月十二日),低温阴雨天气,在都昌县苏山乡彭埠村委会彭埠桥自然村,村民们围着火炉忙着做元宵节灯粑,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灯粑展现出来。该村自成村以来,做灯粑习俗从未间断过,有近600年历史。

  
  彭埠桥自然村位于鹤舍古村附近,124户,500余人。村长徐文彩介绍:“每年的正月十二日至十三日,彭埠桥自然村村民都会延续做灯粑习俗,小孩多的村民做3升左右米粉,小孩少的也会做1.5升左右米粉。”在元宵节当天下午,村内祖厅堆起木材烧火,小孩烤灯粑,大人演奏乐曲《十欢》,用来祈求丰收。
  
  灯粑又称鸡公粑,由米粉做成。灯粑的眼睛来自鹿藿,一种藤蔓植物,俗称鸡眼藤,一般在田埂地坎均可以找到。每年的十月左右,村民都把鸡眼藤采摘回家保存,鸡眼藤黑色发亮的果实便是用来做灯粑的眼睛,还可以吃,有一种特殊的香味。
  
  每一个灯粑都有他的含义,彭埠桥村在县城东湖中学教书的作家徐红生介绍。鱼、鸡窝、禾秆堆及猪承福必不可少,鱼象征着年年有余;鸡窝象征着鸡多;禾秆堆象征着丰收;猪承福象征着承载福气。除了这四种必不可少之外,还会做鹿、猪、兔子、牛、马等家禽或者瑞祥物。
  
  村民把做好后的灯粑放在锅里蒸熟,灯粑蒸熟之后,村民用红纸浸泡后的红色水对每一个灯粑进行点缀。等到元宵节当天下午,彭埠桥自然村村民便粑蒸好后灯粑拿到祖厅烧烤。该自然村在彭埠小学当校长的徐建国印象特别深刻,他不仅自己会做灯粑,还知道灯粑习俗的由来,特别强调乐曲《十欢》仅彭埠桥仍然在流传。
  
  虽然,灯粑习俗已经在逐渐失传,但是,目前在都昌县苏山、三汊港、春桥等乡镇少数村落仍然在延续。特别是苏山乡,做灯粑的村有不少,而且彭埠桥自然村从未间断过。去年开始,苏山乡在佑元湾自然村举办了首届灯粑文化节,今年元宵节将举办第二届灯粑文化节,从而将都昌的灯粑习俗作为一种民俗文化传承下去。(游雄)







相关阅读

热点推荐

热门排行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我是网站编辑,网站事务点我联系 - 提供新闻报料,点击这里联系我 - APP、微博、微信、新媒体业务合作点我

融合微信号、微视频、头条号等媒体号的九江地区门户网站! 九江视窗网 JJSCW.COM.CN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九江视窗传媒有限公司 - 赣ICP备13004140号 -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