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库 > 图说九江

十里铺:被时光湮没的九江记忆

2014-01-06 10:02:53 来源:九江新媒体

    十里铺,是九江的一个老地名。它就像一颗历久弥新的珍珠,在九江的城南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而在它的背后的有着一段沧桑的九江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现在的十里铺和十里老街都已经融入到现代九江城的格局,记忆被渐渐时光掩埋。它们,就像一座标尺,默默地丈量着九江城南发展变迁的足迹。

城南明珠

    十里铺,位于九江市区以南,古为往来吴、楚、闽、粤古驿道交通要冲,是历时悠长的千年古镇。

    据当地《戴氏家谱》记载:五代南唐时此地称“石塘铺”,因遍地皆是第四纪冰川由庐山冲击而来的巨大砾石,且有一水塘周边用石砌岸,故名“石塘铺”。历代隶属同于九江城区。石塘铺名称的消失,是因为一次变故。1938年国民政府军队,为了阻止日军溯江而上,强征了5个乡镇的上千名民夫,石塘铺各处撬挖巨石,运往彭泽马当堵塞江段,致使这里田园荒芜,石塘从此名不副实,乡绅们则揣摩这里距九江城区恰恰十里,故改名十里铺。

    作为一方重镇,加上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环境,这里曾发生过诸多值得铭记的历史事件。周濂溪办学堂授徒讲学,桂登钜出巨资修桥,太平军扎营驻兵,日军聚集火力攻占庐山,游击队员焚烧日军衣仓库等。还有一些特殊的名胜古迹。濂溪古墓,华封石桥,“金、俞氏”山庄,十里老街和机场等都印证着古镇久远而繁华的历史。

十里铺—旧景.jpg

旧时古道

    十里老街,北起圣泽亭,南至曾家岭,是历史上形成的一条商业街道。在现在九江地图上是自十里大道立交桥向西,与十里大道平行,直通前进西路,也称九莲北路。老街全长1000余米,宽4米,其中又以地藏庵至分路口最为热闹,这里街心的石板路是用统一规格的麻石条板铺成,两旁商店夹道而立,错落有致。

    据《九江市交通志》载:前清“由广州至北京最便捷之途径”的大庚岭道、由“徐州、寿县、丹阳、九江抵达南昌,然后南昌往东至余干、弋阳等地入福建、浙江境内”的岭南驰道和“外国使臣往来于北京广东”的广东官路(亦称使节路)都是经过石塘铺。旧时称之为庐山山北第一路,即由九江县治庾亮楼至莲花洞的古道,石塘铺是重点站落;称之为山北第三路即由分路口东南行至吴障岭、大孤山、南湖嘴、女儿港等地的古道,石塘铺是起点。

老街春秋

    优良地理位置,引来南来北往商贾及欲登庐山的行人,多在此小憩。使得居住在这里的居民拥有了天然的商机,居民也都做起了生意。

    从早上到中午是集镇一天内最为热闹的时间。每天伊始,周边农民赶集,街上的店铺也就纷纷开门,等候顾客的光临。值得称奇的是,每家皆有五花八门的手艺,且各自凭独门绝活经营着店铺生意,贯穿街头巷尾,其中有几家在当地小有名气,提升了老街的知名度。

    在赶集的农民中有挑着蔬菜的,有提蛋捉鸡的,有担着柴火的,还有新近捕获的山鸡、野兔沿街出售。一时卖的买的,讨价还价,熙熙攘攘,煞是热闹。一般到了上午十时左右,才逐渐散市,喧闹的街面才慢慢冷静下来。夜晚,也有一些饭店虚门以待歇脚投宿的顾客。那时的大小店家都以“顾客至上、信誉第一”为生命线。凡顾客进店,老板总是笑脸相迎,真正做到“百问不厌,百挑不烦”。他们要靠一笔又一笔生意来聚财致富。

    要说起这些店铺,就有大家耳熟能详的有张长江的“张泰丰”字号的糟坊、肉铺、南北杂货店;张琪的“生生堂”药铺、陈伯良药铺、毕家药铺及胡嗣君药铺兼“协作”邮政代办所;还有“陈中兴”铁匠铺、任光发烟铺、金盛意饭铺、周章保糟坊、肖家猪仔行。在平常的日子里,上下庐山的游客,南来北往的商人,经常在这里歇脚,或吃饭,或喝茶;特别是过年过节,这里就更加热闹。

往事沧桑

    然而随着后来改革开放,昔日繁华热闹的十里铺,由于自身地理条件的局限,没有拓展的空间,狭窄逼仄的街面已无法承载更多的客源和交通功能。加之老街里的年轻人有的将店铺变卖易主或是外出打工,老街日渐失去了曾经喧嚣。
朱大爷是十里老街的老居民了。他还告诉记者他年轻时从湖口来到这里,住了有四十多年了,他也算是十里老街半个世纪变迁的见证人了。在记者和朱大爷的交谈中得知,在朱大爷的记忆里,十里老街的老店铺还不止这些,在当时整个集镇有店铺100余家。其中最让他难忘的是熊茶倌家的油条、何家面坊的油面、陈炳炎的刀铺、陈官娣的胡家花生铺……说起这些,老人家如数家珍,仿佛曾经的一切就在他眼前。

十里铺—赶集的人们.jpg

    据朱大爷讲述,熊家历代开茶馆,早上都会在自家铺子门口炸油条,揉好切罢的面筋细细短短,可一放进油锅,就越炸越粗越炸越长。以前会经常带着家人去吃,香香脆脆的口感最让人难忘。“四十多年的时间,就像是一转眼的功夫,老街变了,现在我的两个孙女都长大了,老街当初繁荣的景象却还记忆犹新,真想再吃一次老街的油面,”朱大爷感叹道。

旧埠换新颜

    十里老街的繁荣景况,一直维系在1958年的大跃进年代。当时九江市委、市人民政府决定将十里铺建成九江工业区,相继修建十里大道,前进东、西路使整个十里铺的规模在南北向的十里大道、九莲路和东西向的前进东、西路这双十字型的交叉点上构成新的布局,自从十里铺的范围迅速扩展,新的街道逐渐形成,中心位置也随之转移,十里老街最终成为一条支路。

    九江藉当代著名作家杜宣在曾在他的作品《还乡记》中这样描述:“过去的十里铺,那是通往庐山的古道,是我们小时候春游的地方……,现在已变成了一个新的工业区了。一座座大型工厂盖起来了,新型的工人住宅盖起来了,百货商店和一些服务性的商店也开设起来了。”

    1980年新置庐山区,区党政军机关设在十里铺。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城区面貌日新月异。如今,境内工厂云集,街道两旁商业大楼、宾馆酒楼以及金融、保险、邮电、区直和驻区单位办公大楼比肩林立。
历史的脚步始终在前进。

十里铺—新景.jpg

 

    十里铺,古今还是这个名称,还是这方土地。直到现在公交站牌上,依然会有“十里铺”这个公交站点。时光荏苒,往事如梭。如今的十里铺早已不是当初的小集镇,往日的旧景再已无处找寻,它已经随着时间融入进了九江市城南的中心城区。

相关阅读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我是网站编辑,网站事务点我联系 - 提供新闻报料,点击这里联系我 - APP、微博、微信、新媒体业务合作点我

融合微信号、微视频、头条号等媒体号的九江地区门户网站! 九江视窗网 JJSCW.COM.CN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九江视窗传媒有限公司 - 赣ICP备13004140号 - RSS